南方日报讯 (记者/赵媛媛)6月14日上午,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潮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系列活动在潮州市潮州古城启动。现场举办了广东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阶段性成果展。记者获悉,截至5月31日,广东实现“三普”文物复查率、普查数据上传率100%,全省累计复查“三普”不可移动文物37156处,调查新发现文物3000余处,全省文物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全面摸清省内文物资源家底奠定坚实基础。
全省“四普”工作开展以来,文物普查队员们践行应保尽保,不畏酷暑严寒,不惧遍途荆棘,在崇山峻岭间,在荒无人烟处,用脚步丈量岭南大地,累计普查一大批重要新发现。比如,广州重要新发现黄埔陂头岭遗址,揭示了岭南新石器时代晚期最大窖穴群;深圳新发现改革开放文物30多处,其中有多个关键历史事件的见证场所,如荣根学校大门、万丰股份合作公司等。
韶关市始兴县的东郊场粮仓也是重要新增文物点,其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是始兴“粤北粮仓”这一美誉的历史见证,也代表了当地当时先进的储粮技术水平;中山重要新发现线索包括岐澳古道五桂山段,该段是岐澳古道现存唯一山地型驿道,为连接香山县城石岐与澳门的陆路交通干线,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陆地段重要通道之一。
在全省“四普”工作中,RTK定位、无人机航拍、激光测距仪等科技手段有效助力普查工作精准高效完成。比如,深圳“三普”复查总数为1968处,新发现文物300多处,其中宝安区利用全景运动相机解决普查中的难题,为每处文物点建立了全景视觉档案;珠海采用国产化先进设备进行采集,确保普查数据高效性、准确性与安全性,设备接入北斗定位系统并采用国标大地2000坐标系精确定位,完成66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数字化采集;江门完成“三普”不可移动文物3712处复查工作,新发现文物80余处,普查工作采用GIS技术精准复核,对文物的地理位置进行可视化分析,确保每一处文物的定位信息准确无误。
相关报道见03版▶
近年来,民乐县总工会深入贯彻落实诚信文化建设要求,充分发挥工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大力弘扬诚信文化,为社会信用体系的稳健发展筑牢了坚实基础,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高质量进步。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工作能力与意识。民乐县总工会始终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工作,通过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
2025-08-22 16:34:00 实时讯息来源:“学习强国”甘肃学习平台、甘肃省博物馆、每日甘肃网
2025-08-22 09:20:00 实时讯息中国网8月12日讯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8月9日以来,川渝至苏皖等地出现强降雨过程,引发洪涝地质灾害。8月12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预拨1.7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江苏、安徽、湖北、重庆、四川、贵州、甘肃做好应急抢险救援和受灾群众救助工作。重点做好搜救转移安置受灾人员、排危除险等应急处置、
2025-08-12 18:48:00 实时讯息光明日报记者 崔兴毅7月31日,“无尽探索:中国的航天、航空及航海”展览在香港科学馆开幕。一位耄耋老者的致辞让人动容。他讲起“玉龙”发动机,就像在讲自己心爱的孩子。他是尹泽勇,中国工程院院士、“玉龙”发动机总设计师。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在我国航空发动机谱系中,
2025-08-10 11:32:00 实时讯息【大河财立方 记者 闫文瑞】7月25日,第十九届全国政务服务交流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打造产业服务链,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分论坛同期举行。近年来,各地开发区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在优化审批流程、畅通要素流动、延伸服务链条等方面有哪些鲜活经验?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作为全国唯一一个由国务院批复的国家级
2025-07-26 15:16: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