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锐视角》专栏第257期。
1980年,深圳常住人口33.29万人。
1991年,海天出版社发行一本报告文学《深圳的斯芬克斯之谜》,由市委宣传部写作组执笔,时任市委书记作序,以丰富的史料,勾勒了经济特区第一个十年的峥嵘。
书中记载,1987年,每天约有12万人从内地进入经济特区,其中至少有十分之一怀着求职的目的,照此算来,当年来深圳的求职人数超过400万人。
那就是“百万奋斗者南下”的历史名场面,他们涌向深圳,求的是“逆天改命”的新生。
2024年,深圳人口规模达1798.95万人。
深圳城市形象宣传片三部曲之一《敢闯敢试》
视频发布于2023年
每个深圳人,都是一个未知数。
深圳的千万分之一,可以是袁庚。
他是最著名的“深圳人”之一,一生获得很多赞誉,但最为人称道的是:“改革开放的马前卒”。打破大锅饭,为4分钱惊动中南海——袁庚主政下的蛇口在短短数年间,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风云大幕。
但他留下的传奇远不止“时间就是金钱”。袁庚之所以能成为传奇,还因为他“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我们需要铭记的,是袁庚常常提及的,向前走,莫回头。
1980年,袁庚(左)在海上考察蛇口 / 新华社
深圳的千万分之一,可以是任正非。
他和华为,堪称当代商业史上的传奇。他在1987年集资21000元人民币创立华为。没有资本、没有人脉、没有资源、没有技术、没有市场经验,他却成功逆袭,一步步把华为带到世界级的企业。
2010年,任正非获“深圳经济特区三十年30位杰出人物”,他说,特区创新土壤,是华为发展的基石,实干、开拓、奋斗、创新的特区精神,激励了几代华为人的斗志。
今年6月,他在深圳华为总部发声,“不去想困难,干就完了。”逆流而上的华丽,终究是埋头苦干而来的。
任正非 资料图 图源 / 人民日报
深圳的千万分之一,可以是陈锡添。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外形势复杂,国内对姓“社”姓“资”问题争议不断。关键时刻,1992年1月19日至23日,邓小平到深圳视察。
“赶上这么重大的历史事件,但是通知我们不报道,没有报道任务。”作为全程跟随的文字记者,陈锡添说,他主要负责文字记录,但在现场聆听小平的谈话,深感字字千钧。
媒体人的使命感,让陈锡添敢想敢干。“刚落笔,我便想好了题目,就用唐代诗人李贺的诗句——‘东方风来满眼春’。小平来深圳时正是南国早春,他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消息,也定将在全国掀起改革开放的滚滚春潮。”
1.1万字的长篇通讯一气呵成。1992年3月26日,《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刊发,犹如平地春雷,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号,被誉为“历史关头的雄文”。
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刊登《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
从2023年到2025年,深圳连发三部城市形象影片——《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和《埋头苦干》,将特区精神再次镌刻进城市的精神腹地。
深圳城市形象宣传片三部曲之二《敢为人先》
视频发布于2024年
2023年,《敢闯敢试》将深圳装进一艘太空飞船中,通过深圳号勇闯无人区、探索星辰大海的科幻手段,寓意深圳“敢闯敢试”的改革精神和城市气质。
2024年,《敢为人先》以主人公的经历为线索,深刻阐述了实现梦想所需要的信念、勇气、努力和态度,寓意着深圳这座城市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更是改革开放以来,整个中国在这个大时代的发展历程的缩影。
2025年,《埋头苦干》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新时代四个阶段为脉络,将城市命运融入民族复兴的历史长河。一个个无名英雄,成为特区的代言人。
特区精神的载体是什么?就是每一个“千万分之一”。
正如人工智能企业——云天励飞董事长兼CEO陈宁所说,“务实+创新成就了深圳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我想就是全国想折腾一些不一样事情的人,组成了深圳。”
如今,深圳的“千万分之一”,仍在“奇迹之城”创造独属自己的奇迹。
深圳的千万分之一,是颜宁。
许多人对这一幕记忆犹新:2022年11月,颜宁在“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演讲,并宣布了自己的新梦想:即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冠名讲席教授,受邀回国创办深圳医学科学院。
如今的颜宁,已经不满足于基础研究。颜宁在今年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说:“其实,越是基础性的研究,其潜在应用价值越大。但应用层面的研究需要的时间更长,还要在实践中验证,所以我们坚持‘行胜于言’、多做少说。”
颜宁身上,投射出深圳科学家群体的精神镜像。从实验室的基础探索到产业转化的攻坚克难,他们以“突破”为常态,敢闯敢试,在基础与应用的双向奔赴中,共同书写着中国科技创新的深圳篇章。
“要做到立足深圳、带动湾区、辐射全国、打出国际影响力并不容易,但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现在我们已经搭好了一个平台,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根扎好,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颜宁说。
深圳的千万分之一,是王裕宁。
王裕宁,是一名深圳中学生,也是8公里级探空火箭“飞燕一号”的总设计师。
今年5月27日,他身穿深圳校服,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少年站在青海冷湖的戈壁滩上,成功发射中国首枚由深圳、北京、河北、山东等地中学生航天爱好者自主研制的气象探空火箭“飞燕一号”,在网络引发轰动。
“这不仅仅是一枚探空火箭,更是我们青少年追梦航天的证明。”王裕宁说。这就是深圳,相信没有什么不可能。
深圳的千万分之一,是葛乾坤。
16岁初中毕业后,葛乾坤花了99块钱,从河南坐了一天一夜火车来深圳。没有学历、没有技术,但他却说:“我来深圳的目标就是要做出一番事业。”
来深圳12年,他从流水线工人、水果摊主、明星骑手,转型为创业者。
他是全国第一批外卖小哥,19岁那年葛乾坤成了外卖界的“单王”。他一边送餐一边记录生活,记录下来的片段激励了很多人,120多万的粉丝为他带来了巨大的流量。
一个农村小伙靠勤奋、商机与网络,逆天改命。如今,自筹30万元建立公益驿站为100多名来深建设者提供免费落脚点。
葛乾坤说,深圳教会了他奋斗,也教会了他舍得。只要敢追梦,深圳就有千万种可能。
“来了就是深圳人”,大家耳熟能详;但更值得深究的是:来了,成为什么样的深圳人?
套用一首歌词形容深圳人:大风越狠,我心越荡,我会变成巨人,踏着力气,踩着梦。
每一个“千万分之一”,努力变成“巨人”,这座城的奇迹永不停息!
深圳城市形象宣传片三部曲之三《埋头苦干》
视频发布于2025年
主笔 / 郭保瑞
编辑 / 王海苹 温维
审校 / 靳阳懿 李天南
这是《锐视角》专栏第257期。1980年,深圳常住人口33.29万人。1991年,海天出版社发行一本报告文学《深圳的斯芬克斯之谜》,由市委宣传部写作组执笔,时任市委书记作序,以丰富的史料,勾勒了经济特区第一个十年的峥嵘。书中记载,1987年,每天约有12万人从内地进入经济特区,其中至少有十分之一怀着
2025-08-26 10:34:00 实时讯息每经记者:孔泽思 每经编辑:魏文艺|2025年8月20日 星期三|NO.1 深圳前7月进出口规模居内地城市首位8月19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深圳海关获悉,今年前7个月,深圳累计进出口2.58万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继续位居内地城市外贸数据首位。其中,出口1.56万亿元;进口1.02万亿元,增长9
2025-08-20 01:02:00 实时讯息今年夏天,电影《浪浪山小妖怪》成为暑期档杀出了一匹“黑马”,截至8月18日,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突破10.026亿,超《功夫熊猫3》,进入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榜前十。《浪浪山小妖怪》于8月2日正式上映,作为热门系列短片《中国奇谭》推出的首部动画电影,由该系列中的前作《小妖怪的夏
2025-08-18 12:28:00 实时讯息日前,位于普陀区桃浦路328号的“星邻·生活荟”焕新启幕。历经一年精心筹备,3层楼2.7万平方米的社区商业体升级归来,在周边居民们的翘首企盼中正式开门迎客。8点刚过,热情的“老邻居”们便齐齐涌入这熟悉又陌生的空间,脸上满是兴奋和期待。“我们7点就到了,开业第一天来轧闹忙呀,楼上人太多了,晚点再来逛逛
2025-08-17 09:46:00 实时讯息近日,吉林省统计局网站发布《长春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全市总人口为908.51万人,0-14岁(含不满15岁)人口为94.25万人,占全市年末总人口比重为10.37%;15-59岁(含不满60岁)人口为590.01万人,占全市年末总人口比重为64.94%。其中男性454
2025-08-14 13:44: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