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美国华盛顿,特朗普(右一)在白宫举行新闻发布会“欢送”马斯克。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左一)和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左二)参加活动。视觉中国供图
当地时间6月11日,在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对自己上周一系列激烈言辞公开表示“悔过”之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回应说“我认为他这样做非常好。”据多家美媒11日披露,在马斯克致歉特朗普前,二人曾进行“持续数分钟”的通话。双方似有“握手言和”之意。
有分析称,美国两位权势人物的公开争吵,已从私人恩怨迅速升级为牵动美国政治神经的公共事件,折射出共和党联盟内部的深层裂痕。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钱峰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特朗普与马斯克的争吵闹剧暴露美国政治联盟的脆弱性:“以利益为纽带的同盟只是一种利益交换的临时契约,缺乏牢固的理念共识,注定难以长久。”
公开决裂:从盟友到隔空互撕
特朗普与马斯克公开决裂的“年度大戏”连日来不断反转,抨击、决裂、改口、道歉……成为重要关键词。美联社报道称,“特朗普和马斯克的联盟像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火箭一样起飞,充满动力、一飞冲天,然后爆炸了”。
今年1月,作为特朗普2024年总统竞选的最大捐助人之一,马斯克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以“特殊政府雇员”身份主导“政府效率部”,致力于削减开支、精简人事。5月30日,特朗普在白宫举行新闻发布会“欢送”马斯克,还向他赠送了一把金色的白宫钥匙。马斯克也称,离职后,将成为特朗普的顾问,继续为其提供建议。然而,仅6天后,两人便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决裂。马斯克猛烈抨击特朗普力推的大规模税收与支出“大而美”法案“令人作呕”,并宣称“如果没有我,特朗普本会输掉2024年总统选举”。特朗普则指责马斯克“对总统职位极不尊重”,暗示其发难源于离任后的不满。
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报道,虽然马斯克在任内多次表达对支出法案的反对,认为其将大幅推高财政赤字,但随着他在政府中日益边缘化,其主张未能影响特朗普,最终黯然离场。这场充满个人色彩的决裂迅速引爆网络,“姑娘们打起来了”成为社交媒体平台X的热门话题,众多网民围观这场“校园打架”式的争吵。美国保守派活动人士劳拉·卢默发帖感叹:“火爆!”马斯克其中一个孩子的母亲阿什利·圣克莱尔则揶揄道:“嘿@realDonaldTrump,如果你需要任何分手建议,告诉我一声。”在这之后,马斯克开始一系列“取关”操作,其中包括特朗普的亲密盟友查理·柯克、斯蒂芬·米勒,似乎决意要与特朗普划清界限。
特朗普与马斯克的决裂闹剧吸引了海量关注。英国路透社称之为“全球最有权力的人和最有钱的人”之争,法新社将其喻为“大而美的分手”,Axios、Politico等美国网媒聚焦“兄弟情破裂”。
然而,随着马斯克6月11日低头认错,这场风波似有暂时平息之势。目前,导致二人反目的“大而美”法案已获众议院通过。此前,特朗普已表示,他不担心马斯克的反对会阻碍立法进程,并对法案在7月4日前获参议院通过“非常有信心”。
或波及共和党中期选举选情
与马斯克的“口水战”是特朗普第二个总统任期内首次与亲近政治盟友爆发冲突。路透社分析称,若特朗普与马斯克关系持续恶化,可能会对共和党在明年中期选举的选情产生不利影响。马斯克不仅是特朗普2024年总统竞选的最大捐助人之一,更拥有硅谷科技圈人脉及超两亿的庞大网络追随者,政治影响力不容小觑。
美联社引述白宫幕僚和官员私下观点报道称,网络混战几乎贯穿特朗普的政治生涯,因此他们相信这场风波最终仍可能对特朗普有利。值得注意的是,马斯克连日来多次释放缓和信号,甚至上演“深夜认错”戏码,但特朗普方面冷却舆情的意愿似乎并不明显。
尽管特朗普与马斯克的“塑料兄弟情”维持不到一年,也并非毫无温情时刻。今年3月,在全美反特朗普与反马斯克情绪高涨、特斯拉展厅屡遭破坏之际,特朗普特意购入一台红色特斯拉汽车,显示对马斯克的“情义相挺”。截至6月5日下午,这台红色特斯拉汽车仍停放在白宫停车场。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将马斯克与特朗普的争吵称为“令人遗憾的插曲”,强调特朗普将继续专注于推动“大而美”法案过关。
美国政治联盟脆弱性暴露无遗
美国《纽约时报》将特朗普与马斯克的结盟形容为“两位不受约束、不受制衡的亿万富翁纠缠在一起,展开了一段失去理智、惊天动地的关系。”该报指出,华盛顿圈内人,包括特朗普核心团队部分成员,早已预料到这两位“自恋狂”终将爆发冲突,因为他们都如同“情绪的定时炸弹”,惯于以最原始、最肆意的方式发泄情绪。
《纽约时报》报道称,从马斯克的视角看,硅谷的数字精英们对华盛顿的旧世界及其不断滋生的法规、法律和税收日益疏离,他们更醉心于创造一个由人工智能塑造的新世界。这种理念与特朗普的许多支持者背道而驰。该报首席政治分析师内特·科恩认为,特朗普与马斯克的冲突远非个人恩怨,更暴露了其政治联盟的脆弱本质。在关税、移民限制、高校政策等议题冲击下,特朗普联盟内部的分歧日益公开化,部分原先的支持群体开始质疑其政策路线。
钱峰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纵观此次决裂闹剧,政治联盟的脆弱性在利益博弈中暴露无遗。“特朗普与马斯克两人政治结盟之初便充满功利色彩。一方面,马斯克通过近3亿美元助选资金和社交媒体造势,跻身白宫决策层的核心位置,巩固了其政府‘首席承包商’的地位。另一方面,特朗普则借用马斯克的科技精英形象获得了不少年轻选民的支持,急剧扩大了选民基础。但是,这种以利益为纽带的同盟只是一种利益交换的临时契约,缺乏牢固的理念共识,注定难以长久。”
钱峰分析说,当马斯克主导的“政府效率部”成效不彰并引发“众怒”后,其政治价值迅速贬值,特朗普遂将其边缘化,不仅将其作为执政以来一系列政策失误的“替罪羊”,甚至在关税政策上直接损害特斯拉公司的利益。这最终导致马斯克公开抨击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点燃了两人怒怼的导火索。这种“来得快,散得也快”的联盟模式,印证了美国政治“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的生存法则。
此外,“富豪干政”的冲击也暴露了美国政治体系的结构性风险。钱峰认为,马斯克深度干预政府改革的尝试,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美国政治在资本逻辑和民主程序上的系统性危机还在加剧。他指出,“长期以来,美国资本深度绑架政治,让公共政策沦为利益交换的筹码。马斯克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通过巨额政治献金和社交媒体霸权,将其商业帝国的影响力渗透进白宫最高决策层。然而,当他试图将商业逻辑强加于政府改革时,立即遭遇体制内其他利益集团的强力反弹。‘政府效率部’成立仅6个月便面临多州检察长诉讼,指控其‘未经国会授权的权力扩张’,凸显了美国在两党轮替的机制下,政策制定愈发异化为资本集团与政治精英的零和博弈”。
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大而美”法案在参议院审议日期临近,特朗普与马斯克二人的关系走向预计仍将继续影响美国政局走向。未来,马斯克是否会凭借其商业影响力与庞大的社交媒体粉丝群体,继续在政治舞台上搅弄风云?特朗普又将如何巩固其政治联盟,应对内部的分裂与外部的挑战?美国政治在资本逻辑与民主程序的矛盾中,又将何去何从?这一系列问题,亟待时间给出答案。
本报北京6月12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晓静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6月13日 06版
来源:中国青年报
美国国防部长和国务卿最近烦心事不少。多家美国媒体23日报道,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将国防情报局长杰弗里·克鲁泽中将解职。国防情报局此前发布伊朗核设施遭破坏情况的初步报告,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说法不一致,激怒了特朗普。另据美国媒体21日报道,美国国土安全部长克丽丝蒂·诺姆近期出访阿根廷时与阿政府签署一则声明
2025-08-25 10:02:00 实时讯息新华社德黑兰8月24日电(记者陈霄 沙达提)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24日表示,美国企图通过对抗迫使伊朗服从,那些主张与美直接谈判解决问题的人是“浅薄”的,伊朗将坚决抵制美国提出的“服从要求”。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24日报道,哈梅内伊当天在首都德黑兰发表公开讲话说,“美国希望伊朗对其服从。伊朗民族对
2025-08-25 05:52:00 实时讯息新华社东京8月24日报道,韩国总统李在明23日到访日本,并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举行会谈。这是李在明6月就任韩国总统后除参加国际会议外的首次出访。他将在24日结束访日行程前往美国,这被认为打破了韩国总统上任后优先访美的惯例。分析人士认为,曾经在涉日问题上表态强硬的李在明,打破惯例先访日,背后既有其从在野党
2025-08-25 00:04:00 实时讯息当地时间18日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多名欧洲领导人在美国白宫就乌克兰问题举行多方会晤。这是自今年2月2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到访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大吵一架”之后第二次来到白宫 。乌克兰方面也高度关注此次会晤,乌国内舆论对此次会晤后的局势变化及乌克兰未来持谨慎乐观态度。总台记
2025-08-20 00:35:00 实时讯息新华社华盛顿8月18日电 美国总统特朗普18日在白宫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双边会晤,随后与泽连斯基以及多名欧洲领导人举行多方会晤。泽连斯基与特朗普此次会晤的氛围备受外界关注。半年前,双方在椭圆形办公室爆发激烈争吵。这一次,泽连斯基放软身段,在开场白头10秒钟就说了4次“谢谢”,气氛融洽。另据多家美
2025-08-19 12:33: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