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王丽君
2月底以来,江西以“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破题,为深入基层、服务基层开辟了新路径,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其中,100名新闻导师走进广袤的乡土大地,针对乡镇传播特点,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提高新闻的传播力和引导力,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脚底板下出新闻,源头活水在基层。当前,我们正处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乡村全面振兴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希望的田野上”处处都是“活跃跃”的场景,挖掘“沾泥土、带露珠”的鲜活素材,进一步讲好“乡村故事”,广大新闻工作者恰逢其时、大有作为。
“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是一项惠民生、润民心的工程。对于新闻宣传导师而言,加强新闻舆论业务指导,开展理论政策宣传宣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既是一次以“春风化雨”的工作方式,也是做好正能量“传播者”的有益实践。新闻宣传导师带着真情、带着思考,把笔伸进泥土、把镜头对准一线,用心去感受和发掘乡村大地上发生的故事以及背后蕴含的情感因素,就能真正传递民心民意,引发共情共鸣。
新闻宣传导师扎根基层,造福于民,正是践行“四力”的具体彰显。常言道,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好新闻都是跑出来的,而这个“跑”就是要“跑”到基层一线。对此,广大新闻宣传导师要坚持群众导向,提高行动力,保持敏锐性,深入乡村的第一线,在平凡生活中寻素材、找新闻、发现美。
一方面,要和群众打成一片,接地气、通下情,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打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要用心观察、善于思考,在乡村基层的“富矿”中汲取养分,特别是要用群众话说群众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丰富的细节,推出一批有筋骨、有品质、有温度的精品力作,真正做到用心触摸基层脉动,不断凝聚奋进力量。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金城,1949年8月26日,兰州迎来了共和国的曙光。沈家岭,这座不足两平方公里的山头,在8小时攻坚战斗中,牺牲了3000余名解放军战士,他们没能看到胜利的光辉映满波光粼粼的母亲河,没能看到胜利的光辉抚过铮铮铁骨的黄河桥。时光流转,今天的人们怎样理解李应邦烈士舍生堵枪眼的壮举?怎
2025-08-26 10:23:00 实时讯息沈蔚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80多年前,冀中战场上,时任冀中通讯社(后为新华社冀中分社)副社长沈蔚,深入群众采写新闻,为开拓“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新局面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吕正操将军曾亲笔题词:“学习沈蔚同志刻苦勤奋的革命精神,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沈蔚,原名朱鸿寿,江苏吴县唯亭
2025-08-23 08:54:00 实时讯息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贾晓雯网络视频截图8月19日中午,#老人散步故意肘击训练学生#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首位。网友拍摄的视频中显示,在广东湛江某体育场内,一名黑衣老人在跑道内圈散步时,学生群体在跑道进行常规跑步训练。其间,学生已主动减速避让至跑道中间,但老人嫌学生训练影响散步,连续两次转身并故意用手肘撞
2025-08-19 15:03:00 实时讯息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王安娜 燕小龙)8月7日正午,烈日炙烤下的荆州街头,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悄然上演:中行荆州城南开发区支行员工迅速反应、专业施救,成功帮助一名突发中暑的市民转危为安,赢得周边群众的广泛赞扬。当日午间,该支行副职王安娜、谢琪在准备外出时,发现网点门外台阶上坐着一位女士。该
2025-08-15 12:04:00 实时讯息为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升乡村生态环境质量,宝堰镇团结村对赵家庄自然村荷塘周边的杂草进行全面清理,恢复岸线整洁,疏通荷塘周边沟渠,促进水体循环,提升整体景观效果。如今这里已成为团结村“荷塘月色”打卡地。晨光初透时,薄雾还裹着最后一缕夜色,荷塘便悄然苏醒。粉瓣在露珠重压下微微颤动,像少女提着
2025-07-25 10:42: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