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
零碳生产是如何实现的?(人与自然·走进零碳园区(工厂)看转型)
本报记者 张 枨
图①: 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工业污水处理厂及水资源再生利用项目中控中心。张 枨 苗培梁摄影报道
图②:内蒙古百川光热科技有限公司反射镜生产车间,机械手正在进行垫片粘接。张 枨 武家伟摄影报道
图③: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远景项目。远景科技集团供图
开栏的话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
工厂和园区作为碳排放的重要来源,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推进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全国多地陆续探索建立零碳园区、零碳工厂,不断推动经济发展向绿而行。
本版今起开设“人与自然·走进零碳园区(工厂)看转型”栏目,记者深入基层一线,寻访各地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建设的生动案例、鲜活实践,讲述绿色转型发展的故事,展现我国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澎湃动能。
初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蒙苏经济开发区,寒气未消,位于这里的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已是一派火热繁忙景象。光伏、光热、氢能、储能等企业加速生产,蓝色光伏板和风力发电机源源不断地生产绿电,输送到各家企业;工业污水处理厂将废水处理后重新输回企业循环使用……
园区企业绿电使用比例接近70%,废水循环利用率达95%……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正通过可再生能源利用、智能化管理、绿色产业链构建等创新方式,逐步探索出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近日,记者走进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探访园区如何实现零碳生产。
园内企业绿电使用比例接近70%,同时利用循环水,全程碳排放抵消归零
什么是零碳园区?专家介绍,零碳园区是指在一定周期内,通过清洁技术支持、碳回收技术、能源储存交换等方式,对碳排放进行减少、抵消或清除,最终实现碳排放总量在核算周期内“归零”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走进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远景项目,一排排光伏板鳞次栉比,远处的大型风力发电机随风转动。作为最早落地零碳产业园的企业,远景动力鄂尔多斯电池超级工厂一期项目已全部投产,每天可产电池电芯3万颗。
2020年国家提出“双碳”目标,鄂尔多斯作为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急需实现绿色转型。“我们当地的风能、太阳能及土地资源十分丰富,零碳应用场景也很多,如新能源重卡、光伏储能产业集群,具备发展零碳产业园的条件。”蒙苏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徐建刚介绍。
为此,2021年,鄂尔多斯市政府尝试打造零碳产业园。可园区建设初期,标准编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碳计量等工作都没有先例可循、没有标准可依。
“我们边摸索边与各方合作推动标准建设,先后参与《零碳产业园建设规范》《绿色电力应用评价方法》等多项国家、地方标准编制,从规划布局、统计核算、减排路径等方面,为零碳产业园的建设提供统一指导和保障。”徐建刚告诉记者。
2022年3月,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获批建设。2022年4月8日,远景项目一期建成投产。
“我们配套了4万千瓦的风光新能源,为企业生产提供大量绿电,剩余部分优先采购绿电指标,同时利用循环水,全程碳排放抵消归零,真正实现零碳生产。”远景鄂尔多斯基地副总经理王尧介绍。
据介绍,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依托当地丰富的风光资源,配套建设38.5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实现新能源就地转化,园内企业绿电使用比例接近70%。
将绿色能源用来生产零碳产品,通过提升技术和工艺实现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
零碳园区真的没有碳排放吗?专家解释,零碳产业园并不是没有碳排放,而是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生产,同时通过提升技术和工艺实现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
在零碳产业园工业污水处理厂及水资源再生利用项目中控中心,通过大屏幕,可以实时看到上游光伏企业产出的浑浊废水,经过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以及膜处理等过程,最终产出了清澈的再生水。
“这是目前国内光伏领域最大的工业废水零排项目,由中铁上海局承建,目前日处理废水规模约5万吨。”中铁上海局水资源再生利用项目党支部书记高伟说,这一项目最大的特点是将上游光伏企业的废水,经过处理后重新输回上游光伏企业利用,回用率达到95%。
这个项目基本解决了园区内多家新能源企业工业生产用水需求,真正实现废水零排放。“剩余的浓盐水则通过蒸发结晶工艺处理,产出氯化钠、硫酸钠等工业盐,能够二次销售,为光伏废水处理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高伟说。
在园区内的内蒙古百川光热科技有限公司反射镜生产车间里,工作人员正按要求对玻璃原片进行严格检验。
“我们生产的曲面和平面反射镜用于太阳能光热发电,是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绿色发电方式,不需要消耗矿物燃料,更加环保。”内蒙古百川光热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窦怀新告诉记者。
据介绍,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绿电比例达到80%,热力也由绿电加热,92%的用水实现循环利用,剩余则进入工业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最终产出用于绿色产业的产品。
“今年我们将与园区合作,建设一个以光热为支撑、为整个园区提供绿色热能的‘零碳’供能体系。”窦怀新说。
在距离企业15公里的苏布尔嘎镇,当地已有不少牧民用上了该企业研发的小型化民用光热系统。据估算,每户牧民单个采暖期可节省40%的供暖费,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800千克,既减轻了牧民生活负担,也改善了当地空气质量。
近年来,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不断引进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包括华景、隆基等10家,形成了集风能、光伏、光热、氢能、储能、新能源重卡等为一体的“风光氢储车”全产业链条,将绿色能源用来生产零碳产品,推动零碳工业体系逐渐形成。
2024年,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新能源产值达到200.9亿元,实现翻倍增长,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实现“双赢”。
探索制定零碳园区标准,开展绿色产品认证
零碳园区是一个新生事物,对园区管理、企业生产提出了更为精细、更为全面的环保要求,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在快速发展中,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面临着不少难点与问题。
“一方面是鄂尔多斯地处西部内陆,吸引发达地区头部企业落地较为困难;另一方面在绿色电力系统配套、相关标准认定以及绿色产品认证等方面没有先例,需要在实践中摸索。”蒙苏经济开发区发展和招商局局长何宏治说。
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先行先试,展开探索。
“我们配套打造零碳创造中心、青青客舍、实验转化基地等科技人才服务基地,搭建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氢能关键装备检测实证研发中心等高能级科创平台,使企业能够无缝衔接、就近融入‘风光氢储车’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何宏治说。
在标准制定方面,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先后发布了零碳园区建设多项自治区地方标准。“我们还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联合制定国家标准《零碳产业园建设导则》,计划今年上半年发布,并将在园区内实践检验。”徐建刚介绍。
在绿色产品认证方面,园区于去年8月成立了净零工业环境服务(内蒙古)公司,帮助企业开展产品碳足迹管理、绿色低碳产品认证等方面服务。园区还建立了能碳管理平台,目前52家规上企业已接入平台。
“零碳园区建设是推动绿色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构建零碳生态,打造绿色转型先行区、兴业富民示范地。以建设绿色电力消纳集中地、绿色制造业集聚地、绿色商品出口贸易集散地为牵引,着力打造零碳产业园升级版,提升绿色转型竞争力。”蒙苏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崔永平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05日 05 版)
看不见污水、闻不到异味,传统印染车间,如今大变样。在射阳顺龙纺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18台超低浴比染色机正高速运转。“通过设备改造升级,一年可节水30%、省气20%。”公司副总经理高佳锋介绍,作为一家传统纺织企业,顺龙纺织果断淘汰落后产能,坚守“智慧高效、清洁减排”理念,累计投入超8000万元用于设备
2025-08-27 11:28:00 实时讯息在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是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的五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 王宏志: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四成以上,光伏转换效率、海上风电单机容量等不断刷新世界纪录,短短几年,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
2025-08-26 10:10:00 实时讯息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联合主办的“文化润疆 非遗添彩”2025非遗援疆主题展示活动在新疆和田举办,18项辽宁非遗在展示活动中惊艳亮相。来自全国各地的435个非遗代表性项目、383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通过“非遗展示”“非遗舞韵”“非遗市集”等板块,搭建起跨越地域的文化交融桥梁。其中
2025-08-23 07:04:00 实时讯息近年来,民乐县总工会深入贯彻落实诚信文化建设要求,充分发挥工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大力弘扬诚信文化,为社会信用体系的稳健发展筑牢了坚实基础,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高质量进步。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工作能力与意识。民乐县总工会始终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工作,通过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
2025-08-22 16:34:00 实时讯息中新网玉林8月20日电(李依璇 王沙)8月20日,由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主要投资建设的广西全州至容县高速公路(平南至容县段)项目(简称平容高速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石中囊隧道右洞贯通,至此石中囊隧道双洞全面贯通。图为广西平容高速项目施工现场。李依璇 摄平容高速项目是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布局中“纵2线”
2025-08-20 21:43: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