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的风,还是吹到了‘太公’”
这几天
“华南F3祭祖科技含量拉满”等话题
持续在网络平台霸榜
清明节期间
“广西小伙祭祖用无人机
给300米山上的太公吊运祭品”
的话题冲上热搜
不少网友感慨
“童年许下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无人机运送祭品飞过高山到达目的地。
看到广西众多喀斯特地貌的石山
不少网友留言
“太公太奶当时怎么抬上去的?”
“山高路远,也不能阻挡广西人的孝心。”
一直以来,广西人肩挑背扛也要将祭品献给祖先。无人机兴起后,很多人注意到了这种减轻身体负担的方式。
“以前需要8个年轻人分成两组轮流抬烧猪,一个小时才能送到,人还累得气喘吁吁。”市民杨女士说,她使用无人机服务后,扫墓的亲友两手空空上山,10多分钟就走到了,节约了不少时间。
一台大型载货无人机载重量达65公斤。
“在2000米内的范围都可以操作,目前飞过最高的山是500米,今天还有8个单要做。”无人机飞手韦先生说,3月以来,扫墓的人逐渐增多,他在柳州、来宾、贵港等地奔波,用无人机吊运祭品。从前期准备到运送结束,10分钟内就能完成一单,一次收费在100元至300元之间,运送距离近的一天能接到十来单。
韦先生用无人机吊运祭品。受访者供图
南宁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子朋告诉记者,早在几年前,广西就有人用无人机扫墓了。目前,全国约有30万名持证人员,广西约有1万名,全国的飞手缺口在100万人左右,就业前景广阔。
清明祭祖堪比“铁人三项”
还被称为“一年一度的野外生存训练”
广西人有多拼?
一起来看看这些名场面吧↓↓
4月4日,广西一网友分享
一群男子集体蹚水过河祭拜太公
拍摄者称
这座岛四面环水,只能游过去
4月4日,网友发视频称
广西男人的绝技
背着娃找太公也能如履平地
这一幕引发网友讨论:
红色背带一出场
又是多少人的终极回忆杀?
武鸣的韦女士称
由于太奶的墓位于悬崖顶上的山洞里
今年族人背上水泥、砖头
爬上二三十米高的悬崖
去给坟墓翻修
4月4日,广西一男子和家人
徒手20分钟爬上峭壁祭拜太公
他说,墓的位置大概有两到三层楼高
“每年都爬,习惯了”
今年你去拜山了吗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梁雅佳、网络综合整理
来源: 南国早报
虽然已经进入处暑节气但广西处暑不出暑雨、热、台风“三巨头”依然是天气舞台的主角昨天(8月24日)下午2时台风“剑鱼”已经加强为强台风它已经有了清楚的眼区结构越来越清晰这也是它在变强的信号未来环境场总体利于其发展前路海温也高今天(25日)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台风橙色预警:台风橙色预警今年第13号台风
2025-08-25 10:01:00 实时讯息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即将开幕的数博会上,作为贵州本土低空经济领域的新锐力量,贵州恒飞科技有限公司将首次登上数博会舞台,带着自主研发的技术成果与扎根贵州的产业理想,向世界展示“贵州造”低空科技的实力。走进贵州恒飞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现代化的生产线正有序运转,
2025-08-22 15:28:00 实时讯息中新网玉林8月20日电(李依璇 王沙)8月20日,由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主要投资建设的广西全州至容县高速公路(平南至容县段)项目(简称平容高速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石中囊隧道右洞贯通,至此石中囊隧道双洞全面贯通。图为广西平容高速项目施工现场。李依璇 摄平容高速项目是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布局中“纵2线”
2025-08-20 21:43:00 实时讯息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新华社江西赣州7月21日电 记者手记|外国记者在江西感知中国高质量发展新华社记者黎藜“人类发展需要无人机。”塞拉利昂广播协会主席小斯坦利·班古拉日前在江西一座低空经济产业园参观时,对记者发出这样的感慨。同行的坦桑尼亚媒体理事会项目官员保罗·马林博也期待,中国正在蓬勃发展的低空经济
2025-07-21 21:29:00 实时讯息第6号台风“韦帕”已于20日17时50分前后在广东江门台山海宴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75百帕。预计,“韦帕”将以20到25公里的时速向西偏南方向移动。为做好供电系统安全保障工作,7月19日10时,南方电网广东佛山供电局(简称“佛山供电局”)启动防风防汛
2025-07-20 19:26: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