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乌海5月21日消息(记者刘欣荣 刘一晨)在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街道中河源社区,一项创新的“葡萄小龙虾共生”生态农业项目落地生根,为当地农业发展带来新契机,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葡萄架下“虾兵”跃(央广网发 乌海市海勃湾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中河源社区作为葡萄种植大社区,1200亩葡萄园虽享誉一方,但产业结构单一、土地效益触顶的困境日益凸显。为解决问题,2023年社区联合专家团队对葡萄园进行全方位生态检测,发现葡萄与小龙虾生长环境契合,可形成生态互补。
项目依托内蒙古农业大学专家团队技术支撑,针对本地自然条件创新构建生态链条:葡萄藤为小龙虾提供遮荫避暑空间,虾类掘穴活动改良土壤、促进葡萄根系生长,虾粪转化有机肥滋养果树,葡萄落叶发酵后成为虾类饲料,实现“零废弃、全循环”的资源高效利用。
首批6万尾小龙虾苗已投放3亩葡萄种植区(央广网发 乌海市海勃湾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项目实施前,社区联合企业完成养殖区域科学规划、虾池基建升级及“专家+农户”技术培训体系搭建;今年春耕期间,首批6万尾小龙虾苗已投放3亩葡萄种植区,全年计划投放60万尾,预计带动就业超300人次、创造经济效益50万元左右。“一田双收”的实践成果,为破解传统农业效益瓶颈、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了可复制的“滨河样本”。
首批6万尾小龙虾苗已投放3亩葡萄种植区(央广网发 乌海市海勃湾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项目实施后效果显著。经济上,葡萄和小龙虾产量提升,带动增收,特色旅游项目吸引大量游客;生态上,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改善了土壤和生态环境。
“土地从不辜负智慧,关键看我们如何唤醒它的‘立体生产力’。”中河源社区党委书记张雪峰如是说。记者了解到,海勃湾区计划在三年内将共生模式扩展至50亩,打造“春赏花、夏采果、秋品虾、冬观鸟”的四季旅游动线。
近日,西安公安交管经开大队聚焦企业职工、社区家庭两大群体,深入雨润市场、白桦林溪社区等区域开展“进企入社”交通安全宣传活动。通过双阵地联动,进一步织密安全防护网,推动文明交通理念深入人心。靶向施策 为企业员工定制“安全课堂”在雨润市场,针对物流运输车辆密集、人车混行的情况,交警部门开展了专项安全宣讲
2025-08-22 17:49:00 实时讯息二十年前在浙江安吉余村,一粒思想的种子破土而生——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两山论”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
2025-08-19 18:24:00 实时讯息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努力打造一个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近日,南苑街道忠心闸社区网格中心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排查行动。排查中,网格员重点查看了商户经营环境是否干净整洁、证照信息是否齐全有效,是否销售过期、不新鲜等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同时还积极向商铺经营者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提醒他们增强食品安全
2025-08-19 10:46:00 实时讯息日前,位于普陀区桃浦路328号的“星邻·生活荟”焕新启幕。历经一年精心筹备,3层楼2.7万平方米的社区商业体升级归来,在周边居民们的翘首企盼中正式开门迎客。8点刚过,热情的“老邻居”们便齐齐涌入这熟悉又陌生的空间,脸上满是兴奋和期待。“我们7点就到了,开业第一天来轧闹忙呀,楼上人太多了,晚点再来逛逛
2025-08-17 09:46:00 实时讯息李嘉玲 摄八月的西宁,天高云阔。8月15日,第三个“全国生态日”青海省主场宣传活动在中心广场举办,掀起了一场生态文明宣传的热潮。此次活动由省发展改革委承办,西宁市人民政府、省委宣传部、省委金融办、省直机关工委、省教育厅、省司法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林草局、三江源国家公园管
2025-08-16 09:06: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