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日)上午,2025年全国高考开考。首场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后,有关作文的话题引起了不少讨论(点击阅读:来了!2025全国高考作文题汇总)。很多网友表示,全国一卷作文看不懂,有点难。
2025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命制全国一卷、全国二卷两套高考语文试卷。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2025年高考语文将深厚的家国情怀以贴近现实、贴近考生的方式,生动地呈现在试卷之中。
全国一卷的作文试题以组合性材料的形式出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他想要给孩子们唱上一段,可是心里直翻腾,开不了口。
——老舍《鼓书艺人》(见全国一卷阅读II)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艾青《我爱这土地》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穆旦《赞美》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关负责人介绍解析:
材料一即来自同卷阅读II文本一《鼓书艺人》,面对受苦受难的孩子,方宝庆百感交集以致“开不了口”,既反映了他对孩子的疼惜,也展现了历史洪流中一个普通人的坚韧与温情。
材料二来自艾青名篇《我爱这土地》,诗人以鸟自比,宁鸣而生、不默而死,“嘶哑的喉咙”抒发出诗人饱受磨难也依然对这土地爱得真诚、爱得执着的情感。
材料三是穆旦诗作《赞美》中的名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直接指向民族新生,意思非常清晰。值得注意的是“我”“你们”“带血的手”:“我”“你们”都是民族群体的一部分;而“带血的手”这一意象,寓指“起来”过程中的艰辛抗争与不屈的精神。
三则材料各有侧重,同时又相互交织,共同建构起中华民族近现代历史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到奔走呐喊、救亡图存,再到振兴中华、民族自强的叙事背景与阅读语境,为考生提供多维度的立意空间,引导考生在理解材料内涵、获得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积累与感悟进行写作。
考生可以从审美体验出发,思考三则材料的内在关联,回望历史、展望未来,对个体与集体、平凡与伟大、苦难与希望、历史与未来等关系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形成对民族魂丰富意蕴的深刻体认。
全国二卷作文围绕“梦的赠予”设置写作情境,为考生的写作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昨夜闲潭梦落花”“我欲因之梦吴越”“铁马冰河入梦来”……梦往往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我们的感受和期冀,为我们打开更浩瀚的天空。我们也常常向别人讲述自己的梦,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梦,以行动实现自己的梦。
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将梦赠予他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三句诗分别出自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宋代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三首诗均为经典名篇,且都入选统编语文教材。三句诗有着内在的层次:
“昨夜闲潭梦落花”原诗所写之境,更多是个体生命对自然之美、人生之理的观照;
“我欲因之梦吴越”原诗为赠友之作,在自我精神追求的表达中又明显吐露“求其友声”之意;
“铁马冰河入梦来”原诗则以一人之身“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所抒发的既是个人之志,更是家国之思、民族之魂。
这三句诗提示考生注意:“梦”既有具体性的一面即“梦境”,又有普遍性的一面,是为“梦想”。考生在写作时,要注意结合这两方面,从个性化的梦境中发掘普遍的意义,或将宏大深远的梦想寄寓于生动可感的梦境之中。
“赠予”是本试题写作情境的又一个关键要素。考生在写作中,需要注意“梦的赠予”这一情境的想象性,需要注意通过“梦的赠予”实现“我们—他人”的联结,不仅心中有梦,而且心中有他人。
考生可以讨论当我们能够将梦赠予他人,“世界将会怎样”或“我们将会怎样”;也可以从材料所引三句古诗生发开去,辨析“有的梦宜于独享,有的梦宜于赠友,有的梦应为整个民族共有”;还可以将重点落在深入发掘梦的某一方面特质上,如梦对我们深层情感的揭示,梦对我们过往经验的再现,梦对我们未来行动的激发,等等。
(人民日报微信公号)
7月18日,参加河北省第十九次“全国特奥日”活动的人员在体验飞盘运动。7月18日河北省第十九次“全国特奥日”活动在石家庄市举行此次活动由省残联主办省残疾人体育协会承办在活动中特奥运动员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协助下参加了射箭、保龄球、飞盘投壶、跳绳、足球定点射门等趣味活动7月18日,参加河北省第十九次“
2025-07-19 08:00:00 实时讯息近日,高考复读15次的唐尚珺在接受采访时,称漫长的复读生涯如今成了“双刃剑”。谈及自己的就业问题,唐尚珺直言年龄已成为现实门槛。他表示,现在的苦恼更多的是对于未来发展的困惑和迷茫。“主要还是年龄的原因,它限制了我以后能走的路,能给我的选择并不多。”唐尚珺表示,多年的高考经历让他有了丰富的经验,未来考
2025-07-16 11:29:00 实时讯息【书中问学】 作者:王子今(西北大学教授,“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编者按历史长河中,春秋战国至秦汉是中华文明演进的关键枢纽。在这“天地一大变局”之际,国家形态与民族格局剧烈重塑,如何剖析政治建构、民族融合与社会整合的深层逻辑?李禹阶教授总主编的“秦汉时期的
2025-07-10 05:50:00 实时讯息高考分数出炉,志愿填报成为考生家庭的头等大事。6月28日下午,第672期武汉“名家论坛”如期在武汉图书馆报告厅举办。来自武汉市招生考试办公室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招生办的四位专家围绕“学校、志愿、专业如何选择”为考生及家长带来专题讲座。现场互动热烈,干货满满的解读让观众直呼“解渴”!数百咨询
2025-06-29 09:51:00 实时讯息近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要求“支持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将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按程序直接发放给参保人。”国家医保局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各地医保部门优化生育津贴发放流程,助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截至6月12日,全国13个省份所有统筹区
2025-06-25 11:05: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