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设计的屋顶跑道,如何让一座城市“跑”出烟火气?
刘家琨:要把它做到让人亲切的尺度。
当灾难撕裂生活,他如何为一个小女孩单独设计一座纪念馆?
刘家琨:我就无论如何要做这么一件事情。
设计不为追逐星辰,却让砖块传递土地的温度。
刘家琨:好好做就行了,跟以前一样。
《筑梦天下》特别呈现“刘家琨的建筑世界”
2025普利兹克奖得主 刘家琨
普利兹克建筑奖颁奖典礼本周在阿布扎比卢浮宫举行,获得这届殊荣的是来自中国的建筑师刘家琨。这是2012年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之后,时隔13年,普利兹克奖第二次颁给了中国建筑师。13年前,《筑梦天下》就专访了当年的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澍,如今在普利兹克奖颁奖礼前夕,节目组有幸来到成都,对话今年的普利兹克奖得主刘家琨。
5月11日19:00让我们一同走进刘家琨先生的建筑与精神世界。
刘家琨:活是自己在干,奖是别人在发。我还是按照自己的轨迹在做,好好做就行了,跟以前一样。
刘家琨作品之体量最大的西村大院
从高处俯瞰,你或许很难想象这座五层建筑是一座购物广场,它更像是一处开放的市民公共空间。刘家琨曾形容西村大院这个项目犹如一个小小的四川盆地和一个大大的成都火锅,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在这里,建筑师为步行者与骑行者打造了半敞半合的缓坡步道,环绕着这片活力四射的城市公共空间。这里能够开展各类文化、休闲活动,透过建筑外立面,周遭的自然景致与建筑风貌一览无余。这也是刘家琨体量最大的作品。
刘家琨:西村大院是周边2800亩土地里的社区绿化用地,周边有20多个小区,但是没有什么公共活动的场所,剩这么一块地就要解决几个问题,因为其实它是有一定面积指标的,是作为一个城市综合体。一般做城市综合体的方法就是在一块空地上盖一个shopping mall,但是如果那样做的话,看起来保险,但其实是会陷入同质化竞争,跟几百个、一千个mall都一样,都互相竞争的。
刘家琨:这块地的特点是四面都临街,所以当时就想到了把建筑临街修建,临街修建就可以用到街道的活力,这样对商业比较有利。另外,临街修建就可以在中间得到一个最大的公共休闲用地,所以这个大院就在这样的逻辑下出来了。
刘家琨作品之体量最小的胡慧姗纪念馆
胡慧姗是都江堰聚源中学初二的学生,她生于1993年,逝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时候,她只有15岁。
胡慧姗纪念馆是刘家琨设计的体量最小、却也最贴人心的作品。建筑外形就像是灾区常用的救灾帐篷,以水泥构筑。馆内是女孩钟爱的粉红色调,墙面上陈列着胡慧姗短暂生命中的遗物。圆形天窗撒进的光线,使这个小小空间温情满布。
刘家琨:我到聚源中学的灾区现场上,我认识了胡慧姗的父母。我想帮助他们,开始是一般的那种志愿者的帮助,分发点东西,捐点财物。但是我发现这样帮助不了他们,因为痛失爱女,活都不想活了,你捐点钱、发点东西根本就毫无意义,可以这么说。所以我就想一对一地帮他们一下,因为我是个建筑师,很本能的想到就是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当时想着能不能盖一个纪念馆。
刘家琨的“再生砖计划”
当时跑灾区的刘家琨,面对满目废墟,灾区的重建迫在眉睫;而重建之前,首先要进行非常艰巨的清理工作。与此同时,重建也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那能不能将这些倒塌房屋的废料再次利用,转化成重建所需的部分建材呢?他想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于是“再生砖计划”诞生。
刘家琨:当然那房子都是垮塌的,我们再让它做建筑材料的时候,我们在安全和基本架构方面,我们不会再用那些砖做承重,而把以前的那些材料重新再生成砖来做围合结构。如果你再用它做承重的话,地震来了它可能还要塌,所以把它换了一个等级来重新利用。
伴随地震重建进程逐步完成,再生砖逐渐不再局限于地震应急救灾范畴,转而融入 “建筑废墟旧料再生利用” 的环保产品体系。后来,它的品类日益丰富,并已开始应用于城市公共建筑建设。
刘家琨的小说《明月构想》
照片由家琨建筑提供
刘家琨在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曾发表过不少小说。在这些作品中,他写到了建筑师的理想和困境,记录了他在文学与建筑双重领域的思考。小说《明月构想》是他文学创作的“收官之作”,这本出版于2014年的小说,讲述了建筑师欧阳江山试图以“明月新城” 重塑人类灵魂,却最终失败的故事。小说表达了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同时呈现了现实中人性的复杂性 。为什么是“收官之作”呢?刘家琨曾表示,这部小说是他从文学转向建筑设计的“告别仪式”,完成小说创作后,他就全心投入到建筑实践中。
刘家琨的建筑世界,敬请收看本周节目。
主编:赖思妮
监制:龚赟、罗羽鸣
他设计的屋顶跑道,如何让一座城市“跑”出烟火气?刘家琨:要把它做到让人亲切的尺度。当灾难撕裂生活,他如何为一个小女孩单独设计一座纪念馆?刘家琨:我就无论如何要做这么一件事情。设计不为追逐星辰,却让砖块传递土地的温度。刘家琨:好好做就行了,跟以前一样。《筑梦天下》特别呈现“刘家琨的建筑世界”2025普
2025-05-11 11:41:00 实时讯息新华社南京5月7日电(记者蒋芳、陆华东)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7日公布了首批18位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的更新信息。更新信息既有对不准确信息的勘误,也补充了英烈姓名拼写、出生时间、牺牲时间、军衔、岗位信息等新信息。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后,苏联率先支援中国空中战场。抗日战争期间,苏联志愿航空队有200多名国
2025-05-08 09:15:00 实时讯息徽派传统民居以营造技艺精湛高超,建筑装饰丰富多样,文化底蕴绵长深厚,成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2008年,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的文化中国行,走进安徽黄山,去看看岁月雕琢的建筑瑰宝的魅力。位于安徽黄山黟县西递村始建于北宋年间,村中保存有大量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民居,是徽
2025-04-28 07:30:00 实时讯息大皖新闻讯 4月15日,大皖新闻记者从阿里资产平台看到,南京市鼓楼区沈举人巷26、28号,慈悲社12、14号不动产,将以6599万起拍,开拍时间是4月28日。目前,已有2人报名。该拍卖吸引了2万多人次围观,位列南京法拍房围观榜第1名,标签显示该不动产“曾为张治中公馆”,但该称号曾引发质疑。拍卖平台截
2025-04-15 15:25:00 实时讯息新华社缅甸曼德勒4月9日电 不负生命的等待——中国救援队伍驰援缅甸地震灾区见闻新华社记者马卓言 才扬 张东强3月28日缅甸发生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缅方最新统计,截至当地时间7日晚,缅甸强震已造成3600人遇难、5017人受伤,另有160人被报失踪。胞波情谊,有难必相助。中国迅速启
2025-04-09 15:55: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