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惠普周信宏:AI PC进入普适化,数字化改造过的企业更容易落地AI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1 19:15:00    

“到2027年,85%的电脑都是AI PC。”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副总裁、大中华区个人信息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周信宏对作者说道,“一开始大家定义AI PC,还把它定在一个‘高不可攀’的路径上面,接下来就会进入到平民化阶段,普通大众都能够慢慢享有。”

周信宏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副总裁暨大中华区个人信息产品事业部总经理

当前,全球AI产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根据《2024年全球高科技行业报告》的数据显示,AI软硬件市场预计将以40%至55%的年增长率持续增长,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800亿至9900亿美元。

算力、算法、数据逐渐成为数字时代底座,数智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路径。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加速AI在日常业务流程中的实际应用,以期实现效率提升、成本优化与数据安全的多重目标。

不过,尽管AI应用落地加速推进,但在实际部署中,企业仍面临技术门槛高、部署复杂、场景适配弱等诸多挑战。 因此,如何让AI在业务场景中“可落地、易使用”,成为当前商用客户的核心关切之一,也是实现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所在。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不同市场由于需求不同、政策差异,导致经验不能照搬复制。对于中国商用AI PC市场来说,在应用以及解决方案落地上亦具有其独特性。一个较为明显的标志是,去年海外市场因为Copilot+的赋能,整体AI PC的落地较快,而国内因为大模型上的差距,导致本地化上的部署要慢一些。

转机出现在今年年初,DeepSeek的强势崛起,带动了国内AI市场的落地与发展,更多优秀的大模型逐渐出来,在终端上的应用也不断加速。在惠普看来,现在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略节点。

周信宏认为,“未来下一个主旋律就会是NPU的软件开发,中国的市场一定会有很多应用。这段时间是一个很好的成长期,这个过程其实就是NPU的应用会越来越多。”

在他的判断中,现在所看到的垂直型行业都还是基于GPU的预算,行业内的场景基于工作站都还是在GPU。因为NPU的概念比较新,在上面开发软件的ISV还蕴含很大的潜力,这会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据了解,在五年前行业内还在做云计算、大数据的时候,惠普便开始投入做数据科学,就是演变至今的AI。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个人信息产品事业部高级计算与解决方案产品部总经理徐鸣透露,目前惠普AI布局其实就是三个柱子:

第一,智能化,AI PC的智能化,尤其是NPU随着算力的提升,大量的ISV不断会把它的方案做基于NPU的适配与开发,AI PC会越来越好用,能够解决更多的问题。

第二,协作性,比如Poly会议室AI音视频解决方案,通过升级AI核心音视频算法,打造沉浸式会议体验,推动团队效能与体验的提升。

第三,本地私有化部署。很多东西是不能上云的,需要一个强大的端边设备。

“我们没有谈什么特别的大模型,而是通过一个个细节应用场景,一个个小模型解决客户真正痛点的问题,帮助客户在某一个节点上打通故障点,提升产能效率,帮他做到降本增效的目的,这就是AI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基础点。” 徐鸣说道。

徐鸣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个人信息产品事业部 高级计算与解决方案产品部总经理

日前,为满足企业用户高效智能办公与体验升级的核心需求,惠普发布包括全新EliteBook系列高端AI商务本、战系列AI商务本、多款Z系列AI一体机,以及全面升级的Poly智能音视频解决方案与战AI智能体等在内的产品及解决方案组合。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消费场景,商用场景要复杂的多,不同行业面临的场景痛点也各不相同,对于厂商来说,更难的是如何满足千行百业在硬件与AI应用层面的差异化需求。

与此同时,在行业端还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公司不知道AI到底能做什么用,不了解AI对公司到底意义在哪、哪些地方可以用AI。周信宏表示,有一个简单的判别方式,假如一家公司没有经历过数字化转型,意味着公司数据可能都还在纸上作业,像这类行业在想AI就会有一定难度。企业要用得好AI,必须建好企业的知识库,而建好知识库的前提,是数据要规整得好。

周信宏说:“从我们现在的经验来看,大的企业会更容易率先进入这个领域,因为大的企业数据量比较庞大。如果这个企业没有走过数字化改造的阶段,如果一个制造业没有MES系统,没有数据积累,我们去谈AI,它是没法理解的。”

在AI应用层面,惠普推出了专为中国用户定制的AI PC解决方案,包括战AI智能体、AI应用生态、AI智能服务三大模块,从硬件算力、系统部署、数据安全、使用体验等方面,为企业提供端到端的一站式AI落地方案。

其中,用户关心的数据隐私方面,惠普推出的Onlooker Detection (智能防窥技术)与HP Auto Lock (惠普自动安全锁) 能根据具体场景开启屏幕防窥屏障,从而保障用户数据与隐私安全。

“看场景、看需求,把场景聚焦、缩减,越功能单一的场景越容易做成AI。AI即服务,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必须要把AI的场景讲清楚,数据要到位,自然而然就能够协助我们的客户做落地。”周信宏表示。(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杜志强,编辑|钟毅)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