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耕生产在各地有序展开,植保无人机、机器人农机等技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河北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农田里的春耕处处洋溢着“科技范儿”。
在沧州东光县高八里村的农田里,自走式智能喷灌机器人喷出的弧形水幕均匀地浇灌着麦田。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它可以根据小麦长势需求,精准控制喷水量和灌溉范围。
东光县种植户 张国良:原来用人工浇的时候得5天,现在用这个机器人以后,只需要1天,非常省力、省时还节水。
东光县积极探索科技赋能农业生产,推动无人机植保、建设农业信息平台、开展综合节能节水基地示范等,目前,全县智慧农业应用面积达35万亩。
在石家庄鹿泉区的一个农业节水试验示范基地,随着启动指令的精准下达,智能喷灌设施整齐划一,同步运转。田间的黑管蕴含着农业“黑科技”。
河北省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半干旱研究中心主任 檀海斌:这个微喷带2.0版本的新技术和产品,比现有的管灌技术节水至少30%以上,在节水的同时可以实现增产。小麦玉米两季作物亩产增产至少在100公斤到150公斤以上,既节水又增产。
记者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目前,河北冬小麦种植面积为3300多万亩。在河北省168个县(市、区)中,已有81个县(市、区)实施开展了智慧农业示范区建设。
科技赋能生产 秧苗坐上“电梯”
优质的秧苗是水稻稳产、高产的基础。在浙江省建德市一位种粮大户的家庭农场里,智能化循环运动式育秧设备能精准检测、调控秧苗所需要的温度、光照、水分和养分,实现育秧到插秧全程机械化,科技感满满。
走进农场,5台高大立体的W链循环运动式育秧设备正在高效运转,育秧盘里的秧苗仿佛坐上了“电梯”。随着自动滑轨上下循环,每一盘秧苗都能均匀接受光照和水肥的滋养。进入秧苗房7天,秧苗已经吐出绿油油的新芽,15到20天即可育完一批次秧苗。
智能化设备为秧苗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也让育秧效率大大提高。在传统育秧方式下,2亩稻田能够培育100亩稻田所需早稻秧苗,而同样占地2亩的W链循环运动式育秧设备能够培育500亩稻田所需的秧苗。相比之下,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育秧周期也能缩短近一半。
责任编辑:韦小婉
优化营商环境成效如何?企业最有感受度。日前举行的“2025年淞南镇优化营商环境暨投资促进大会”上,淞南镇党委书记曹维渊透露,淞南镇各项经济指标居于宝山区前列。今年以来,不仅有一批“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科创企业落户,一批产业园区也有了新动向。比如,M3科创走廊有了新进展,微盟总部于3月启用;北上海人力资
2025-05-01 12:44:00 实时讯息华东地区某银行理财公司科技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的AI大模型主要用在智能办公领域,例如文本校对、合同质检等,有时候它并不好用。拿文本校对来说,目前大模型系统的准确率在95%左右,但业务部门希望准确率在99%以上,否则还需要加一个人工复核的流程。”“眼下,所谓的接入大模型系统,大多是用于文本校对等领
2025-04-30 11:05:00 实时讯息北京商报讯(记者 何倩)4月28日晚间,值得买科技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15.18亿元,同比增长4.55%;归母净利润为7524.05万元,同比增长0.62%。具体业务来看,2024年值得买科技电商客户占总收入比重有所缩减,同比下降15.11%至38.57%,收入为5
2025-04-29 10:41:00 实时讯息工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爆表”是种怎样的体验?4月27日,“五一”杭报集团劳模工匠科创体验活动给出了生动答案——从田间地头到厨房灶台,眼前的场景令人啧啧称奇:32.8米高“发射器”一般的立体仓库、从航天器上带下来的巨型南瓜种、能“喝雾”的宇宙番茄苗……这些曾经存在于科幻电影里的画面,正化作触手可及的
2025-04-28 13:31:00 实时讯息近期,任小姐出海战略咨询团队针对亚马逊2024年9月推出的Cosmo算法进行了深度研究与分析,这个话题不仅是任小姐团队最近特别关注的,也是很多跨境卖家朋友们都在积极研究的热点。研究显示,这次算法变革将彻底改变跨境电商的竞争格局,为卖家带来全新机遇。据任小姐出海战略咨询分析,Cosmo算法最显著的特征
2025-04-27 11:54: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