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犁不闲,谷雨地不眠。”眼下,全国春播正有序推进。希望的田野上,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智能设备助力 春耕春管增效
在湖北省天门市,当地的14万亩马铃薯进入到生长关键期,早稻也进入到插秧阶段,各类智慧农机穿梭在乡野,一起到现场看看↓↓
河西地区马铃薯播种全面展开
在甘肃河西地区,马铃薯播种也在有序开展,当地通过应用新技术,助力春耕生产提质增效。
这两天,甘肃张掖市山丹县13.5万亩马铃薯播种工作全面展开。在位奇镇东湾村的这片田地里,满载化肥与优质马铃薯原种的智能化播种机沿着规划路线行驶,开沟、播种等一气呵成,滴灌带也同步嵌入土壤。
在清泉镇北湾村,马铃薯全生物可降解地膜试验正在开展,这种新型地膜在保留传统地膜保温保墒功能的基础上,可自然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避免了农田“白色污染”。
张掖市山丹县经济作物指导中心副主任 党兴平:依托地膜科学回收试点项目,在县域内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4.1万亩,并同步开展不同厚度、不同厂家及填埋、暴晒等试验,为筛选全县适宜的降解地膜提供数据支撑。
在甘肃武威市古浪县的马铃薯种植基地,满载种薯的一体化播种机穿梭在田间地头,有条不紊地进行起垄、施肥、播种作业。
甘肃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基地项目经理 张广义:全过程使用机械化,机械化种植不仅提高了种植质量,还降低了种植成本,进一步提升了种植效益。
据了解,今年甘肃河西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超66万亩,播种工作将持续至5月下旬。
棉花加快播种 新技术降低成本
近段时间,正值新疆南部棉花适播期,各地推广应用干播湿出、棉花套种等新技术,抢抓农时加紧播种,为今年棉花丰产丰收打下基础。
在新疆阿拉尔市棉花种植基地,多台精量播种机正在进行播种作业,在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精准定位下,播种、地膜覆盖等多道工序同步完成。今年,当地大力推广“干播湿出”和“侧封土”结合的棉花种植技术,在干燥土壤中直接播种,播种后再通过滴灌系统缓慢补水,有利于缩短棉苗出土时间,加快出苗速度。
阿拉尔市外聘技术人员 宋桂红:干播湿出侧封土技术的好处主要是出苗整齐,出苗均匀。既可以减轻劳动强度,也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推广棉花孜然套种 实现增产增收
而在新疆图木舒克市,今年当地全面推广“一膜三行棉花 套种六行孜然”的套种模式,充分利用棉花“宽行距”的生长空间和孜然生长期短、成熟快的生长特性,采用“错位播种”技术,使孜然植株与棉花根系形成立体分布,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实现增产增收。
今年,新疆南部大部分地区棉花适播期略早于往年,各地抢时播种,目前已经完成了20%,预计4月底全部完成棉花播种工作。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更多资讯请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查看原文)
来源:“学习强国”甘肃学习平台、甘肃省博物馆、每日甘肃网
2025-08-22 09:20:00 实时讯息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王丽丽)截至7月31日,新疆辖区A股上市公司市值8093.07亿元,较年初增长4.05%,市场运行总体稳中向好,有效提升了投资者对新疆投资信心。 8月19日,记者从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金融支持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一季度,新疆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止
2025-08-20 11:39:00 实时讯息8月7日,由新疆国际传播中心、天山网主办的 “网红新疆四季行”第二季活动走进和田。英国网红詹姆斯跟随代表团一起,来到昆仑山脚下的和田玉博物馆,开启了一场辨玉质、识匠心的文化探秘之旅。
2025-08-14 19:48:00 实时讯息中国网8月12日讯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8月9日以来,川渝至苏皖等地出现强降雨过程,引发洪涝地质灾害。8月12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预拨1.7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江苏、安徽、湖北、重庆、四川、贵州、甘肃做好应急抢险救援和受灾群众救助工作。重点做好搜救转移安置受灾人员、排危除险等应急处置、
2025-08-12 18:48:00 实时讯息甘肃静宁:为振兴铸“金果”全县逾77%的常住人口种植苹果,3.6万名脱贫人口靠果品增收;户均10亩果园,果品收入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占据主导地位,占比75%以上……近年来,苹果在甘肃省静宁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发挥了显著作用。为长久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5-08-11 17:24: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