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青期间,曾诚参加健康中国万里行活动,为百姓送医送药。
曾诚(右二)定期来省妇幼保健院坐诊、手术、带教。省妇幼保健院供图
一袭白衣,千里赴青“1+20”次,只为心中的那份执念!
4月5日,正值清明假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曾诚博士,暂别岭南夜雨,跨越2000多公里,再次回到青海省妇幼保健院坐诊、手术、带教。
短短1天,40余例门诊精准施治、3台高难度手术保驾护航、现场专题培训倾囊相授……他说:“这是我的责任,更是我的承诺。”
2015年,曾诚作为中组部第十六批援青博士团成员,挂职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开启为期一年的援青工作。
“一次援青行,一生青海情。”援青工作结束,曾诚说:“身体暂别,心一直在!”
之后,曾诚作为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每年都会利用假期休息时间奔赴青海,周期性地为省妇幼保健院提供妇幼医疗、教学、科研、技术指导和推广服务。从岭南到高原,从1年到20次,从青丝到华发,他以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援青初心,用医者仁心守护高原百姓健康。
立足临床,开展各项医疗服务
7旬老人子宫脱垂严重、基础疾病复杂。4月5日,曾诚主刀完成这台高难度妇科手术。他凭借丰富的阴式手术经验,以创伤小、恢复快的术式成功帮助老人解除多年痛苦。
“瓜真切!瓜真切!广东好曼巴!”老人的儿子在手术室门口紧紧握住曾诚的手,淳朴而真挚地表达感激之情……
这是曾诚结束援青工作后,第20次利用假期休息时间,回到青海坐诊、手术。
“让高原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是我们援青医生的初衷。”
每次来青海,曾诚克服高原缺氧,宛如“永动机”一般,全身心投入到临床一线。他耐心倾听每一位患者的心声,细致入微地分析病情,发挥中西医协同优势,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门诊间隙,他更是争分夺秒奔赴手术室,施以妙手为患者祛痛解疾。
十年前,曾诚与青海结缘伊始,常在心中思考“我能为青海做些什么?”
十年来,他用一次次不远千里、一件件暖心实事,汇聚起前行的信心和力量。
他调研、考察,根据医院学科发展需要,组建中药房和中医妇科;用“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施治方案为民众解除病痛,毫无保留公开自己的协定处方、经验方外,还邀请全国知名中医药专家来青讲课;利用交班之际,用实物、图文与同事分享诊疗思路和手术技巧;发挥专家优势,常态化开展培训讲座及手术台在线会诊,培养妇科人才……
省妇幼保健院妇科主任医师赵永新对此体会更深:“曾博士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高精尖的学科技术,不仅让医院的妇科从单纯的保健常规门诊诊疗,到手术加中医妇科全方位开花,也让产科、儿科等各学科水平再上新台阶。”
挖掘潜力,发展新项目新业务
在省妇幼保健院门诊楼4楼,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青海工作站赫然醒目,在这里,曾诚将岭南罗氏妇科“调经、种子、安胎、止带”学术理论运用于青海的医教研工作中,深受高原患者和医护人员信赖。
作为岭南罗氏妇科流派第四代传承人,曾诚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和青海地域环境特点,反复分析高原患者证型,提炼归纳西北患者“寒、湿、瘀”的特点,同时指出亦不乏虚实夹杂、脾肾两虚患者,他由此制作了40多个临床协定方并在全院分享,用于妇科、妇保、内科综合的中医诊疗。
另一边,曾诚在导师罗颂平教授指导下,与同为博士团成员、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人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英教授,将岭南罗氏妇科8个四季膏方引入省妇幼保健院,结合青海本地药材和疾病特点灵活变通,使广东膏方本土化,满足当地患者需求。
随着青海患者对岭南罗氏妇科膏方和经验方需求日渐增多,为了适配当地临床证型和药品供应情况,曾诚“看菜吃饭,看药开方”,对协定方因地制宜调整,比如将成方中的活血止痛药物救必应、两面针改为三棱、莪术,或王不留行、路路通;止血药岗稔、地稔改成茜草、海螵蛸等,保障疗效不“打折”。
2018年,在他的努力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省妇幼保健院建立医疗技术帮扶关系,在医疗技术、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促进岭南医学、中医药技术在省妇幼保健院的应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岭南罗氏妇科在全世界范围内迄今共成立12个工作站。而在青海,正因为有曾诚这样大爱奉献的流派传承人,才有了岭南特色的中医妇科流派与青海高原医学完美而紧密融合,并渐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惠及更多患者。
医教协同,医疗技术落地生根
“如何用有限的援青时间提高当地医院的医疗水平?只有给医院‘造血’、给医护人员‘充电’,才能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曾诚在援青期间,摸索出一套适合省妇幼保健院临床能力提高的路子,就是他的“1+1+4”人才培养模式,即培养1名高级职称人员专攻妇科手术、1名高级职称人员专攻疑难病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诊疗、4名年轻医生轮流到专家门诊跟诊学习妇科疾病的诊疗思路和规范。
十年帮扶,曾诚通过“手术带教+专题培训”,向省妇幼保健院妇科团队传授微创技术要点,并针对高原地区妇科疾病特点,提出中西医结合诊疗优化方案。
为提升临床医生的专业技能和鼓励中标新课题、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曾诚自愿捐赠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柔性引进领军人才项目支持经费35万元,成立青海省妇幼保健院“曾诚人才培养基金”,并四处募集社会友好人士捐赠,助推青海省妇幼保健院学科体系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截至目前,曾诚累计向基金无偿捐赠和募集注资达190余万元。
此外,为提升帮扶效果的延续性,曾诚牵头成立青海省中医临床技术骨干进修班,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如今,9期共229名青海全省范围内遴选出的医疗骨干人才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轮训学习,回青后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为推动青海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来青海,我就是想为这里做更多的事。”谈及这段跨越十载的援青情缘,曾诚笑着说:“被这里的患者和医生需要,是幸福,更是鼓励。”
他在自己的微信上写道:“念念不忘,静待回响。”他把对青海的大爱写在山宗水源之间,他说他的援青路援青情,未完待续……
编辑:刘海钧;
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发掘区一角。夏格旺堆供图嘎拉的风,是几乎所有人对西藏玛不错最深的印象。“天边的嘎拉,狂风的摇篮”。当地谚语形象地说明了玛不错所处的嘎拉古湖盆地的特征。当然,你只有长时间在户外干活,或者长时间住在嘎拉,才有机会体验到。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狂风呼啸、高寒缺氧的地方,竟隐藏着几千年人类
2025-04-30 18:09:00 实时讯息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 吴予琴)4月25日,记者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以来,青海以“农牧业稳产稳量攻坚行动”为抓手,下达涉农资金111.5亿元,统筹推进春耕生产、畜牧产能恢复、设施蔬菜及渔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一季度,全省第一产业产值增长5.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9
2025-04-27 00:44:00 实时讯息在医学奇迹不断涌现的今天,靶向药能精准狙击癌细胞,免疫疗法可激活人体防御系统,器官移植手术也日益成熟。我们似乎正一步步突破疾病的枷锁,可癌症却依然像一团迷雾,让无数人在恐惧与希望间徘徊。当患者历经千辛万苦,暂时击退癌细胞,却发现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 癌症复发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到底怎样才算真正
2025-04-22 08:26:00 实时讯息掌上春城讯“曹医生,我从内蒙古来,就想请您帮我解决‘烦恼’。”此前,在昆明市延安医院普外四科诊室里,一位男士指着自己松垂的腹部和隆起的胸部说道。两年前,他还是位体重超标的“胖友”,通过减重手术和严格自律,他成功甩掉近100公斤赘肉。这份毅力与坚持,让他重获自信,焕发出全新的精神面貌。然而,体重的显著
2025-04-21 20:40:00 实时讯息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袁静娴4月18日,“减重赢健康”全国健康减重营活动来到深圳,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内分泌科的医护人员,走出医院,走到公众身边,通过沉浸式的全天科普方式,帮助肥胖症患者掌握体重管理的正确知识与理念,启发减重生活的意识,实现长期的健康体重管理目标。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内分
2025-04-21 19:44: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