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家港凤凰镇支山村
一片11亩的牡丹园初次开门迎客
园中3000多株牡丹含苞待放
百年古树根深叶茂
空气中隐约浮动着清冽的花香
这座牡丹园的主人罗国平
在花甲之年再出发
将全部心血投入这片土地
用十余年的时间将爱好转化为事业
在乡村书写了一段
“二次创业”的故事
“一开始只在家里种了两株牡丹,花开得国色天香,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罗国平回忆道。10多年前,他偶然从甘肃收来两株百年牡丹,次年花开时的震撼让他一发不可收拾。随后他跑遍西北地区,从农户家中“淘”回数百棵牡丹树,只为找到心仪的品种。
然而,种植并非易事——
凤凰的土壤并不适合牡丹生长
他便从南丰运来
2000多平方米沙壤土
缺乏技术导致部分苗木死亡
他便向菏泽牡丹种植协会的专家取经
逐步改良土壤、调整种植方式
家人最初对他的“疯狂”并不理解。“儿子儿媳觉得我像碰上了骗子,钱投进去像打水漂。”但罗国平坚持认为,牡丹之美值得被更多人看见。于是他选择了“二次创业”。用一年的时间将支山村的一片荒废的淤泥塘改造成了张家港首个百年牡丹园,并规划了遮阴棚和观赏路线。“现在家人都支持我了,好像感觉这件事情对乡村有意义,也是增光添彩的事情。”罗国平说。
正如罗国平说的那样“土地不会说谎,投入多少就有多少回报。”如今,百年牡丹园内已有40多个牡丹品种,覆盖了白、黄、粉、紫、绿等多种色系。百年古树也众多,其中一株树龄超130年。“4月中下旬是盛花期,游客在园外就能闻到花香。”罗国平表示:“隔壁就是万亩桃园,等桃花谢了,牡丹接着开,能让凤凰镇多一张旅游名片。”
对于乡村,罗国平有一份特殊的情怀:“小时候吃不饱饭,是土地养活了我们。现在日子好了,不少地却荒着,我想再让它们‘活’起来。”在他看来,打造的百年牡丹园不仅是景点,更是一种示范——通过整合资源、引入特色产业,荒地也能焕发新生。如今,苏州、无锡等地的游客慕名而来,未来他期待这里能成为长三角的牡丹观赏胜地。
值得一提的是,百年牡丹园的诞生,不仅圆了罗国平的梦,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增收机会。整地、运土、栽种、维护……园区建设过程中,他雇佣了数十名村民,“他们有空就来帮忙,既活动筋骨,也赚点零花钱。”罗国平说。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
无数个“老罗”正以热忱为笔
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田园诗篇
而四月盛放的牡丹
恰似这片土地最热烈的回应
来源:偶俚张家港
编辑:小尹
转眼又到了吃榴莲的季节,近段时间,来自泰国的干尧、甲仑、托曼尼、金枕等多个品种开始扎堆上市。上午十点,在金马正昌水果批发市场,这一季节的“黄金位置”是属于榴莲的。零售摊位前,榴莲独特的香味扑鼻而来,商贩们热情地吆喝着。冷链批发区里,三轮车、小货车进进出出,忙着从冷链车上装卸来自泰国的当季榴莲。在这里
2025-04-29 13:40:00 实时讯息“五一”长假即将到来,你是否已经按捺不住出游的冲动?想到假期里,各大景区都是人山人海,有的网友总想着找点小众景点玩儿。为了出片,到“野生”景点打卡也逐渐成为不少人炫耀的“时尚”。然而一些“网红打卡点”成“夺命陷阱”的新闻频出。4月13日,一辆越野车在未开发的浙江台州仙居县溪滩涉水时被冲走,两名女性乘
2025-04-28 11:31:00 实时讯息近年来,张家港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大力推进医保公共服务改革,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从社区服务点到政企合作示范点,从线上智能终端到线下贴心帮办,张家港不断延伸服务触角,目前已设置247个站点,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医保服务。“嘀……变更成功,您的参保信息已经更新完毕。”在经开区(杨
2025-04-25 09:23:00 实时讯息谁说上海只有外滩和迪士尼?来自美国的自媒体博主大洋在松江发现了不一般的乡村场景。松江融媒体记者跟着他探访胡光村和佘山天马星空村,开启了灵感创意VS农耕文化的春日之旅……田野里的咖啡馆大洋在油菜花田中边走边拍。图片来源:上海松江走在杉树成林的小路上,路的两边是大片的油菜花田。大洋——这位来自美国的自媒
2025-04-22 11:46:00 实时讯息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 通讯员 武海涛 岳呈壮春意盎然,果香满园。4月19日,以“‘柿’外桃源・果香石桥”为主题的石桥镇特色农产品展销暨刘营村第三届西红柿节在刘营村文化活动广场隆重开幕。活动旨在擦亮区域农产品品牌,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石桥镇依托滨河临湖的生态优势,近年来聚焦“土、特、产
2025-04-20 09:21: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