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一名老党员的政务服务“最后一班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7 09:59:00    

“站好最后一班岗,不仅是完成工作任务,更是要让为人民服务的接力棒稳稳传递下去。”张厚是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工作人员,7月2日,他将在工作日志本上郑重写下的这句话对记者重复了一遍,他说,这是自己的退休愿望,也希望借此为职业生涯画上圆满句点。

退休当天,清晨7点半,张厚熟练地整理好深蓝色工装,将党员徽章别在左胸最显眼的位置,走向熟悉的单位。这是他在赛罕区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工作的最后一天。

推开单位大门,大厅电子屏正循环播放“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宣传视频,和他刚入职时堆满文件柜的办公场景形成鲜明对比。三十载时光如白驹过隙,如今已临近退休时刻。


上午8:45 勘验股晨会部署

“上周咱们组的预勘验通过率达到83%,这离不开大家的努力。”晨会上,张厚依据上周的勘验数据主动发言,“不过餐饮类项目重复整改率回升了,建议可以整理些典型案例。”“小王,你电脑操作快,能不能牵头做个餐饮卫生标准案例库?小郭,你上周记录的幼儿园预勘验视频特别详细,或许能作为培训素材。”张厚环视一圈参会人员,继续嘱咐大家:“新上线的‘AI小赛’要充分利用,及时投喂知识库,让办事群众有更多渠道了解勘验标准……”散会前,他把精心整理的《勘验易错点》发到工作群,“这些是我多年积攒的经验,大家不嫌弃就参考一下。”

张厚接待办事群众。(资料图)


上午9:00 预勘验提前介入

“张老师,这家幼儿园申请办学许可,您帮忙把把关。”年轻同事小王抱着资料小跑过来。张厚戴上老花镜,在电脑上调出远程勘验系统,仔细核对企业提交的电子材料。根据新推行的预勘验机制,他通过视频连线查看园所场地,用标注工具圈出消防通道标识不清晰等3处问题,同步生成整改清单发送给企业。“现在有了数字化工具,提前介入能帮企业少走弯路,去年就有80%的项目通过预勘验一次达标。”他对小王说,随后在系统里备注好后续跟进事项。


上午10:30 跨部门协同办公

张厚和市场监管、住建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受勘同审”线上会商。针对某连锁餐饮店的扩建申请,各部门通过共享勘验平台同步查看现场照片,在线标注整改意见。“以前开协调会要凑齐所有人,现在线上就能完成,审批周期从15天压缩到了5天。”紧接着,张厚熟练地操作着系统,向新入职的同事演示跨部门协作流程,“注意标注要规范,这样企业整改时才能一目了然。”

张厚指导受勘验单位整改。(资料图)


下午2:30 标准化服务答疑

“同志,我这食品经营许可证续期还得重新装修吗?”一名办事群众急切焦虑地问道。张厚翻开标准化服务手册,逐条向她对照解释:“您看,只要符合这12项标准化要求,就不用重新装修。”他调出电子案例库,展示类似企业的审批材料模板,“现在所有标准都公开透明,您按清单准备材料,我们承诺一次告知、限时办结。”该群众拿着一次性告知单连连道谢:“现在办事真是清楚多了!”


下午5:00 经验传承时刻

临近下班,张厚把同事小王叫到工位前。“今天处理的幼儿园案例,要特别注意室内活动场地的日照时长要求。”他将多年整理的《勘验常见问题100例》电子文档分享给年轻人,“遇到拿不准的问题,多查查政策库和案例。”夕阳透过玻璃窗洒在他专注叮嘱的身影上,映得胸前的党员徽章熠熠生辉。

下班路上,张厚看着手机里企业发来的感谢信息,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一天,他处理了5项预勘验、3次联合勘验,接待了12位办事群众——和过去3000多个工作日一样平凡,却又因为行政审批改革的创新实践而意义非凡。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