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闫硕 北京报道
近日,同仁堂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85.97亿元,同比增加4.12%;归母净利润15.26亿元,同比减少8.54%;扣非归母净利润14.82亿元,同比减少10.55%。
归母净利润实现五年来的首次下降,其中2021年-2023年,同仁堂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均在16%以上。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同仁堂医药工业板块的毛利率减少3.22个百分点至43.75%;医药商业板块毛利率减少3.72个百分点至27.39%。此外,报告期末,同仁堂经营现金流下降59.29%至7.61亿元,创十年来新低。
但另一方面,2024年同仁堂合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13.71亿元(含税),占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母净利润89.86%,这一比例相比2020年以来大幅提升,引发广泛关注。浙商证券认为,这彰显了公司对回馈股东的重视与对长期稳健发展的信心。
同仁堂始创于公元1669年(清康熙八年),迄今已有超350年的历史。1997年,同仁堂股份成立,同年在上交所成功上市。其主营业务为中成药的生产与销售,拥有中药材种植、中药材加工、中成药研发、中成药生产、医药物流配送、药品批发和零售等产业链条。
近日,工信部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同仁堂位列其中。对同仁堂这一百年老字号来说,在业绩承压的情况下,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未来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亟需回答的问题。
2024年,受复杂的经济环境和原材料成本持续高企等多重因素影响,同仁堂的经营业绩表现承压。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85.97亿元,同比增加4.12%;归母净利润15.26亿元,同比减少8.54%;扣非归母净利润14.82亿元,同比减少10.55%。其中,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营收分别增长7.52%和9.60%,与此同时,两大板块营业成本分别增长14.04%和15.52%。也因此,其毛利率下降均超3个百分点。
对医药工业来说,营业成本上涨主要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2024年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66.80%,金额同期增加23.07%。具体到产品而言,心脑血管类、补益类、清热类品种营业成本分别上涨40.24%、26.40%、25.98%,毛利率分别下降8.31%、1.74%、3.66%。
以心脑血管类产品为例,该产品主要包括安宫牛黄系列、同仁牛黄清心系列等。在原材料天然牛黄较同期涨价的影响下,2024年,心脑血管类产品毛利率在过去5年中首次跌破50%,仅为49.31%。
根据中药材天地网数据,安宫牛黄丸的关键成分天然牛黄价格在2024年12月底达到170万元/公斤,而2023年初仅为57万元/公斤,涨幅高达198.25%。
不仅如此,安宫牛黄丸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超120家公司获批可生产安宫牛黄丸,包括同仁堂、片仔癀、太极集团、哈药、广誉远、佛慈制药、和黄、津药达仁堂等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多位券商分析师均认为,原材料成本压力有望得到缓解。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显示,从2024年7月份开始,中药材价格指数开始持续下跌,2025年4月13日最新价格指数为1810.95点,相对2024年7月高点2252点跌幅近20%。
而对牛黄而言,去年7月,相关部门发布《关于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随着海外相对低价牛黄的进入,公司成本压力有望逐步缓解。另一方面,去年6月,港版1粒装安宫牛黄丸价格从1060港元调整为1280港元,涨价20.75%。
浙商证券认为,在原材料价格压力导致同仁堂心脑血管产品毛利率持续下降并创新低的情况下,不排除后续调整大陆地区安宫牛黄丸价格的可能性。叠加进口牛黄的加持,预计公司毛利率压力有望在2025年陆续改善。
有接近同仁堂的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政策引导和行业调整,大部分种植性药材市场行情有望回归合理趋势;少部分如天然牛黄等贵细原材料价格受宏观政策、原料供应等多种因素影响,价格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报告期末,同仁堂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下降59.29%,仅7.61亿元,为十年来最低,受到行业广泛关注。同仁堂表示,主要是本报告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下降,且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
在研发费用上,研发支出总额占营业收入的2.20%。有业内观点认为,此比例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体现出同仁堂对传统产品的过度依赖与创新投入不足。
同仁堂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合并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两个业务板块,科研投入的重点聚焦于工业生产领域,因此总体比重略显偏低。从实际情况来看,本公司医药工业板块研发投入在传统中成药制造行业中居前,从行业整体来看占收入及占净资产比例居行业中间水平。
而在职工薪酬方面,一组对比数据近日更是引起了市场的广泛热议。根据财报,截至去年底,同仁堂员工总数同比增加6.59%至17883人,员工平均薪酬同比下降,但管理层人员薪资普遍上涨,多位高管薪资涨幅超20%,其中董事、总经理张朝华薪酬为237.87万元,涨薪44.03万元。
在品牌声誉方面,产品质量和冒用商标等问题让同仁堂多次陷入信任危机。2024年,同仁堂仁丹汞含量超标5万倍登上社交媒体平台热搜,引发广泛关注。另外,在各类投诉平台上,消费者对商家冒用同仁堂名义进行宣传销售,盗用“同仁堂”商标、字号欺骗消费者等的投诉并不鲜见。
虽然同仁堂在2023年5月便发布“关于冒用‘同仁堂原料’字样宣传销售等行为的严正声明”,提出此类以“北京同仁堂原料”“同仁堂原料”等字样宣传的产品,非公司(及系内各级公司)产品,与公司(及系内各级公司)无关,但当前此类现象在各大电商平台依旧普遍存在。
不过,同仁堂也在加速电商赛道的发展,强化品牌效应。报告期内,其加强与头部电商合作,加强渠道与货源管控力度。去年“双十一”期间,五子衍宗丸第五年蝉联天猫平台OTC男科用药冠军,乌鸡白凤丸摘得京东OTC妇科类目季军。
另一方面,同仁堂也在加速搭建自有门店和强强合作的销售体系,快速将产品推向市场。报告期内,其自营药店数量新设252家,闭店2家,达到1251家。需要指出的是,业内普遍认为,新增门店多位于三四线城市,客单价能否支撑同仁堂的高端定位还有待观察。
报告期内,零售药店通过销售中西成药及饮片获得的销售收入占零售总收入的81.87%,其次为保健品及食品。零售药店中,有720家设立了中医医疗诊所,占零售药店总数57.55%; 有809家取得“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资格,占公司零售药店总数64.67%。
事实上,在医药零售市场上,自去年二季度以来,一心堂、老百姓、国大药房等连锁药店都在放缓扩张步伐,但这并未影响同仁堂的发展战略。
在今年1月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同仁堂表示,公司及同仁堂商业将继续布局省级平台项目和线下门店,开拓市场规模。深耕营销市场重点区域扩展,加速升级平台建设和布局空白市场,通过优化门店布局加大品牌渗透。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成人失禁护理用品第一品牌”可靠股份(301009.SZ)收获了业绩增长。8月24日晚,可靠股份披露了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9亿元,同比增长逾5%;归母净利润2827.86万元,同比增长约22%。在2022年出现年度罕见亏
2025-08-26 10:15:00 实时讯息N海都全媒体记者 沈舜枝 通讯员 陈佳茹22日,泉州市统计局发布1—7月份经济运行数据: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58.15亿元。7月份,全市进出口总额228.57亿元,增长28.1%,其中出口额增长22.6%,连续5个月实现单月正增长。1—7月,全市九大千亿
2025-08-23 00:06:00 实时讯息8月21日,快手科技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期内,快手营收350亿元,同比增长13.1%。经调整净利润56亿元,同比增长20.1%。毛利率和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为55.7%和16.0%。营收结构方面,线上营销服务、直播及其他服务(含电商及可灵)作为核心收入来源,对收入的贡献占比分别为56.4%
2025-08-21 17:42:00 实时讯息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王丽丽)截至7月31日,新疆辖区A股上市公司市值8093.07亿元,较年初增长4.05%,市场运行总体稳中向好,有效提升了投资者对新疆投资信心。 8月19日,记者从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金融支持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一季度,新疆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止
2025-08-20 11:39:00 实时讯息来源 第一财经 揭书宜8月20日,泡泡玛特业绩发布会上,泡泡玛特供应链中心总裁袁俊杰表示,以毛绒玩具为例,现在一个月的产能是去年同期的十倍以上,现在是3000万只左右。经济生产自动化是实现的办法。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表示,今年是希望营收能够做到200亿,但是感觉今年应该300亿也很轻松。虽然业绩的增长
2025-08-20 11:23: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