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全媒体记者 刘晓阳 通讯员 王晓鹏
春风轻抚,梨花绽放,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承载着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深厚情感。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以更文明、更安全、更环保的方式寄托哀思,是对先人最好的告慰,也是时代进步的体现。
烟台市民政局加强移风易俗宣传引导,倡导生态文明祭扫方式。清明节期间,倡导广大群众采取网上祭扫、鲜花祭扫、绿化植树等文明祭扫方式。同时,广泛宣传殡葬改革政策、节地生态安葬举措以及移风易俗典型案例,积极倡树厚养礼葬、节地生态安葬等新理念,为千年传统续写新时代的文明篇章。
鲜花替代纸钱
一年内发放4万余枝
以鲜花为信,托春风寄语,让每一份思念都有归处。
近日,芝罘区殡仪馆迎来祭祀高峰。记者发现,在去往殡仪馆的路上以及入口附近都有鲜花售卖,而前往祭祀的人群都是手捧鲜花,现场没有焚烧纸钱的情况。
“我在这里卖鲜花有10年了,能明显感觉到人们观念的转变,文明祭扫已经成为大趋势。”卖祭扫用品的摊主王师傅告诉记者,现在很多人都是到现场买一束鲜花祭奠先人,既经济又环保。
芝罘区殡仪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几天前来祭祀的市民纷纷用鲜花等祭奠先人,文明祭祀,低碳祭祀,现在祭扫现场也非常干净,没有人再乱扔祭扫垃圾。
“今年清明节期间,殡仪馆将继续开展鲜花换纸钱活动,以鲜花替换纸钱,保障市民祭祀需求,以文明的方式寄托哀思。这个活动我们已经坚持实行了十多年,效果非常好。”芝罘区殡仪馆主任牟道文表示,“活动倡导以敬献鲜花、植树思亲的方式缅怀故人,树立节俭、生态、文明的殡葬理念与文明祭祀新风尚。”如今,鲜花祭扫方式是社会进步的又一体现,现在多数市民自己准备鲜花,文明祭祀已成常态。
为加强移风易俗宣传引导,倡导生态文明祭扫方式,市民政局组织全市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慈善义工队伍和农村红白理事会成员深入农村、社区发放宣传单,大力推行网上祭扫、鲜花祭扫、绿化植树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一年内累计发放宣传单12万余份、鲜花4万余枝,提升了移风易俗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打破时空限制
“云”端寄哀思传承精神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缅怀方式也正在悄然革新。对于远行难归的人,“云祭祀”也不失为遥寄哀思的一种方式。我市各地纷纷倡导网络“云祭祀”,开通网络祭扫平台,推广“互联网+”线上祭祀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服务需求。
“爸爸妈妈一路走好,保子女平安……”在清明家书寄语墙前,市民郭女士写下了送给亲人的“一封家书”。3月26日下午,由胜利路社区等四社区主办、烟台回龙山功德园人文纪念园承办的“倡导移风易俗理念 引领绿色缅怀新风”活动在芝罘区桃花街小广场举办,活动现场邀请居民书写对先人的思念或绿色祭扫承诺,粘贴成家书纪念墙,传递温情与希望。
“2025年清明,我们以‘家书’为纽带,构建跨越时空的对话长廊,让思念在山海间扎根,让文明祭扫成为情感传承的桥梁。”回龙山功德园相关负责人介绍。
我市不少殡仪馆、公墓推出代客祭扫、网上祭扫等服务。如福山区殡仪馆免费提供平台,市民可通过“烟台市福山殡仪馆”微信服务号网上祭奠模块或扫描二维码,建立网络虚拟纪念馆祭奠亲人。同时推出的“代祭祀服务”,可以代擦骨灰寄存格位、代敬献鲜花、代行鞠躬礼、代写祈愿卡,全流程影像记录,也可根据家属需求,通过视频连线实现“云”端寄哀思。
回龙山功德园则可以通过公众号底部菜单在线创建云纪念馆,上传逝者生平影像、家书寄语,支持亲友留言、点灯祈福。点亮电子灯烛,书写缅怀长信,让跨越山河的思念化作永不消散的数据星河。
“网络纪念馆的优势有哪些?”在华茂社区移风易俗活动有奖问答环节中,市民陈女士的回答代表了大家对线上祭扫的认可:“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让我们随时随地表达对亲人的思念;还可以把亲人的照片视频等放上,让思念更具象。”
清明节前,市民曲承与儿子共同将父亲生前创作的百余首诗词和父母的生活点滴整理成文字图片上传网络,与家人诵读老人诗句,以此寄托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他认为,清明祭扫不仅是溯源血脉的仪式,更是传承精神的载体。借着清明祭扫之际,与家人整理先辈的照片,讲述家族故事,可以让老故事中的精神激励代代新人。
倡导厚养薄葬,多种祭祀形式满足群众需求
“今年已有410人报名参加海葬,今年首次海葬活动将在5月份开展。”4月1日,芝罘区殡仪馆业务科人头攒动,不少市民赶来为亲人办理海葬报名手续。
烟台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烟台公益性海葬活动自2015年开始举办,今年是第11年。截至目前,这一活动累计出动250余船次,接待逝者家属1.3万余人,节地约1.3万平方米,为4235名逝者提供了海葬服务。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海葬这种绿色生态安葬方式已经被烟台市民接受。同时,我市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各区市财政配套保障1000元至2000元不等的奖励。公益性海葬不仅减轻了家庭在丧葬方面的经济压力,也能鼓励更多家庭选择环保经济的安葬方式。
“老人健在时,我们应多尽孝道,给予陪伴与照顾;当他们离世后,则应遵循简朴、文明的丧事原则。”芝罘区民政局工作人员高鑫超认为,这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扬,更是对丧事活动中铺张浪费现象的有力抵制。
与此同时,我市部分地区还开展了集体公祭活动。4月3日上午9时许,“诗韵祭忠魂”2025年清明节诗歌朗诵会在回龙山功德园胶东子弟兵广场隆重举行。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全场人员庄严肃立,高唱国歌,向革命先烈致以崇高敬意。随后,众人在回龙山烈士陵园向烈士敬献白菊花以表哀思,用这种清新的方式表达对烈士的敬意。
清明追思,贵在心意;文明祭扫,功在长远。“在清明节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里,我们不仅要缅怀先人,更要倡导文明、环保的祭祀方式。”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积极弘扬绿色低碳理念,推动文明祭扫新风尚,共同营造文明、绿色、低碳的祭扫环境。
责任编辑:张孙小娱
春和景明好出游,文明相伴正当时。值此“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为弘扬新时代文明新风,展现“黄河入海 生态东营”的独特魅力,提升文明旅游意识,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市文明办、市文旅局邀您共赴“五一”文明旅游风尚之旅。(大众新闻记者 杨珣)
2025-04-28 21:35:00 实时讯息来源:人民日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上海合作组织政党论坛近日在乌鲁木齐成功举办。来自上海合作组织20多个国家6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领导人及部分驻华使节200余人出席论坛,与会各方围绕“弘扬‘上海精神’推动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政党责任与使命”主题积极展开交流对话,共
2025-04-27 11:33:00 实时讯息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贾梦妍)在乌鲁木齐米东区石化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一场特殊的“擂台赛”正火热上演。没有专业舞台的聚光灯,有的只是社区干部、文艺志愿队和辖区居民们自编自导的移风易俗主题小品。这场由米东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石化街道联合举办的创新赛事中,7个社区带来了精心编排的小品等文艺节目,悄然
2025-04-27 09:36:00 实时讯息来源:【闪电新闻】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0日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当杜甫笔下的诗句穿越千年,叩响齐鲁大地的晨钟,黄河裹挟的泥沙里沉淀的不止是时光,更是传承千年的中华文化。在泰山与渤海交汇的经纬间,一座灰白相间的方形建筑静静伫立,它便是山东博物馆。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它以4
2025-04-21 01:26:00 实时讯息本报讯(记者 刘宏良)为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转变,厚植文明理念、践行文明新风,铜川市委文明办组织开展“文明瞬间随手拍”有奖征集活动,市民游客均可通过手机“拍一拍”,上传文明行为、展示文明形象,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文明有礼良好氛围,不断提升铜川全国文明城市美誉度、影响力。九大主题任您拍①【文
2025-04-18 11:22: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