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讯园区,见证集群之变新格局。兰陵经济开发区,2公里路段落地10个项目,总投资20.87亿元,果蔬加工企业“抱团”发展,规模效益凸显。
科技,演绎价值之变新路径。企业引进先进加工技术,推动农产品从粗加工向高端休闲、即食产品转型,附加值大幅跃升,科技让农产品“精致”变身。
品牌,引领产业之变新模式。“鲁味好品·兰香天下”区域公用品牌统领企业产品,统一标准、统一形象,提升整体竞争力。
绿色果蔬加工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工业发展的重要一环,“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集群化”是发展方向。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兰陵县通过产业集群化、科技赋能和品牌创新,实现从“种菜卖菜”到“精深加工”的华丽转身,从“田间”到“舌尖”的价值飞跃,书写着产业振兴的新篇章。
“变”在集群发展
驱车行驶在兰陵经济开发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促进新兴产业集聚”的标语赫然在目,2公里的路段上,10个食品加工项目比邻而居,总投资达20.87亿元。这里不再是简单的企业聚集,而是围绕绿色果蔬加工标志性产业链,形成了深度融合产业集群。
“我们坚持‘链式招商+精准孵化’双轨策略,摒弃了过去的‘零散招商’模式,汇聚了一批强链、延链、补链项目,全力打造了具有鲜明辨识度的绿色果蔬加工‘园中园’。”兰陵经济开发区招商分管负责人陈亮介绍,在这里,产业链条纵向延伸:上游强化种源研发,年提供优质蔬菜种苗6亿株;中游布局多元化食品加工项目,涵盖预制菜、冻干果蔬、调理肉制品、健康饮品;下游拓展冷链物流与营销网络,形成“田间到舌尖”闭环。产业矩阵横向拓宽:以预制菜为核心,同步发展休闲食品、功能性饮品、高端肉制品等细分领域,实现多品类协同发展。
山东启亚食品有限公司便是集群中的新成员。项目总投资1.6亿元,占地43亩,建设8条预制菜加工生产线,年产肉制品预制菜4000吨、素菜制品预制菜2万吨,涵盖热菜类、冷菜类及卤制品等多类产品,预计实现年产值2亿元。鲜到家(山东)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则投资2.6亿元,盘活开发区闲置厂区,建设低温车间和蔬菜精细加工中心,依托其成熟高效的配送体系,每天可加工配送时令蔬菜30吨,并实现兰陵蔬菜直供江浙沪市场,真正让“菜篮子”变成“菜盘子”。
山东递一棒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园区重点企业,其二期项目正加速建设。项目采用世界领先的全自动生产线,配套12处现代化养殖基地,年出栏5000万羽肉鸡,已成为KFC等国际快餐品牌的稳定供应商。“项目全面达产后,将进一步提升园区肉制品加工能力,与果蔬加工企业形成良好互补。”公司副总经理王颖说。
瞄准便捷餐饮与家庭厨房的预制菜赛道,山东沂蒙成大食品有限公司是典型代表。其“双轮驱动”模式(既有土豆、金针菇等蔬菜类即食零食,也有鸡肉、鱿鱼等调理肉制品)精准对接了连锁餐饮对标准化定制食材和家庭对便捷美食的双重需求。生产总监谭勇介绍,目前公司已形成年产5万吨蔬菜制品与1万吨肉制品的产能组合,年产值7.2亿元。凭借酸豆角、泡菜等优质产品,该公司已成为海底捞等餐饮巨头的长期供应商。
这些企业在各自细分领域深耕,又通过开发区“链式招商”形成集群合力,共同构成了兰陵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生态。在产业上游,兰陵县新大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福香介绍,“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既降低了企业采购成本20%,又带动农户年均增收近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变”在科技赋能
从菜园到餐桌这条长长的“跑道”上,离餐桌越近,利润率越高。在山东沂蒙成大食品有限公司,一片土豆经过腌渍、脱盐、蒸煮、调味、真空包装等多个环节,附加值可以提升数倍,两三片成品就可以卖到1元钱。
鲜到家(山东)供应链集团在科技赋能方面体现出鲜明特色。其按照加工程度和食用方便性,将产品分为即热、即配、即烹三大类,通过精细化生产彻底免去切、洗、配、调味等环节,极大提升了消费便利性。盐焗鹌鹑蛋、东坡肉等特色产品更是实现附加值提升4至5倍。
园区企业还依托冻干、冷杀菌等先进工艺推动产品走向高端。相关企业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使草莓、火龙果等鲜果在保留绝大多数营养物质的同时,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增值超300%。HPP超高压冷杀菌系统则用于生产零添加果蔬汁,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全程清洁加工。
在山东百瑞达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10条冻干仓生产线正全力运转。真空冷冻干燥工艺最大程度地保存了果蔬中的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使草莓、火龙果等鲜果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保质期延长至18个月,增值效益超过300%。“产品已通过英国BRC认证,为开发区食品企业迈向国际市场找到了‘金钥匙’。”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如果沛时(山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则斥资1.2亿元引入第四代HPP超高压冷杀菌系统,生产零添加果蔬汁。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产品通过盒马鲜生、沃尔玛等高端渠道构建的“从枝头到舌尖”24小时极速供应链,实现5000万元的年销售额。
“变”在品牌营销
品牌战略是兰陵果蔬加工产业实现价值跃升的关键一环。借助山东省首个预制菜区域公共品牌“鲁味好品·兰香天下”落户兰陵的机遇,当地配套设计“苍山味”LOGO,通过政府背书提升产业整体形象。兰陵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能够共享区域品牌红利,降低单个企业的营销成本,形成“航母战斗群”式的品牌效应。
“苍山蔬菜”“苍山大蒜”等区域公用品牌通过上海乡创中心、高端展会等持续发声,其中“苍山蔬菜”获评2024年最具影响力区域公用品牌,成为打开市场的“金钥匙”。
市场开拓方面,兰陵企业展现出双轮驱动的智慧。一方面借力传统渠道,沂蒙成大食品成为海底捞定制供应商,递一棒肉制品进入KFC供应链,临沂清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冻干蔬菜出口韩国、日本等国家地区。另一方面,积极拥抱新渠道:搭建直播基地、开发“兰陵元宇宙空间”,通过数字文创、短视频等新媒体传播品牌。山里红食品(山东)有限公司生产的糖葫芦通过电商平台在国内市场逐渐打响了名号。
“我们积极搭建电商联盟共享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吸引‘流量’、抓住‘流量’、用好‘流量’,更好地助力园区企业拓展市场,提升发展动能。”兰陵经济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兰陵蔬菜加工产业“三变”,目标直指全国同行业顶端。据了解,兰陵计划利用3年时间将自身打造成为“江北果蔬加工之都”“中国预制菜之都”,到2027年,绿色果蔬加工全产业链产值突破400亿元。
以工业思维谋划农业,用产业链生态提升价值,靠科技创新赢得未来。兰陵蔬菜加工产业从“各自为战”到“集群发展”,从“粗加工”到“精加工”,从“摆摊卖菜”到“品牌营销”——兰陵菜“三变”背后,是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这片土地正以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奏响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协奏曲,为传统农业地区转型升级提供可借鉴的“兰陵模式”。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玉光 王圣宇 孙锐 通讯员 刘同强
编辑:王玉婷
在临沂客户端讯园区,见证集群之变新格局。兰陵经济开发区,2公里路段落地10个项目,总投资20.87亿元,果蔬加工企业“抱团”发展,规模效益凸显。科技,演绎价值之变新路径。企业引进先进加工技术,推动农产品从粗加工向高端休闲、即食产品转型,附加值大幅跃升,科技让农产品“精致”变身。品牌,引领产业之变新模
2025-09-09 10:20:00 实时讯息本报讯(记者田野)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读者传媒)近日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今年1—6月,读者传媒实现营业收入4.15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29亿元,降幅23.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60.47万元,同比增长12.67%。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主要是读者传
2025-09-08 09:53:00 实时讯息近日,山东港口烟台港7艘拖轮历时28小时,成功协助大型FPU(浮式天然气生产装置)“Scarabeo 5”平台完成离港、拖带、下潜移交作业任务,彰显了烟台港在服务保障大型关键设备领域的专业拖带实力和全方位服务能力,为山东港口护航中国高端海工设备扬帆远航、走向世界提供坚实支撑。据了解,“Scarabe
2025-09-08 06:25:00 实时讯息观点网讯:9月5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官网公示,丰台区程庄路3号棚改安置房项目FT00-1504-0006地块社区管理用房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手续已完成,标志着总投资31.76亿元的棚改工程正式落地。项目地处丰台区五里店街道,占地约17.49公顷,地上建筑规模约21.57万平方米。其中四栋保障
2025-09-07 00:02:00 实时讯息9月5日上午,“第二十五届投洽会厦门团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暨厦门绿发中心项目竣工”活动在厦门绿发中心1F广场区举行,这也标志着厦门绿发中心正式竣工投运,这座建筑高度达339.88 米的大楼,成为目前福建省已建成的第一高楼。据悉,厦门绿发中心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鹭江道核心地段,地下3层、地上64层,总建筑面
2025-09-06 10:37: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