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面向校内外师生举办第十七届历史文化节校园开放日活动。从考古专家讲座、主题画展参观到趣味活动体验,活动吸引了百余名南开师生以及天津市新华中学、天津市第七中学、天津市第二十五中学、天津南开学校鹏飞学校的师生代表共同参与,在南开园感受历史和文化的魅力。
此次历史文化节的主题讲座上,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国文开展了题目为“考‘骨’——科技考古破译骨骼密码”的讲座。张国文结合前沿科技手段,解析骨骼遗存所揭示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及历史变迁,带领听众以全新视角触摸文明脉络,引导听众在思想交流中实现历史文化的智慧碰撞。
师生们还走进文博考古实验教学中心沉浸式体验拓片制作,深入感知考古与文博专业的实践内涵。实验室师生现场讲解设备功能与科研项目,带领各位历史文化爱好者从理论迈向实践,在亲手触摸历史遗存的过程中,深化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解。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教师王音表示:“拓片制作技艺本身属于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内容;拓片制作的过程,则是对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与传承。此次拓片制作只是一次小小的体验,希望同学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要更好地理解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只要‘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需‘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一楼大厅,一场由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何睿婷自主策划的“承古启新”学生绘画作品展览吸引众人参观。画展共汇集30余件由史院学子创作的艺术作品,从中国史、世界史、文博专业的课程获知史料、汲取灵感,在“大创”项目、模拟考古实践中积累经验、探索发散,通过临摹文物和二次创作,把课堂知识、实践经历融汇成新时代的学科表达,将历史与艺术的“双向奔赴”生动形象地呈现于师生面前。
与此同时,“初夏市集”火热开启,吸引众多师生驻足。活动以创意形式将历史元素融入现代生活,既有“流霞入扇”的雅致,亦有“投壶竞技”的热闹,在轻松互动中拉近学子与传统文化的距离。穿梭市集中,不仅可感受浓郁的历史学科魅力,更从深层次激发了参与者的历史文化传承意识。
“说出你的学问”朋辈分享会上,南开大学历史学院2021级本科生黄思竹、何睿婷围绕学习方法、学业规划、时间管理等主题,向同学们分享成长智慧与实践心得。
来自天津市新华中学的林奕菲同学说:“听讲座、参观实验室、体验拓片制作,还能穿梭于热闹的夏日集市,这样的校园开放日既有趣又有收获,让我对历史学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拓宽了视野。”(记者姜凝)
阳光讯(记者 严利君 通讯员 武朝旭)5月16日,宜君县城关第一小学三年级一班、二班共100余名学生走进宜君县博物馆,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之旅,沉浸式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踏入博物馆,学生们立刻被展柜中古朴厚重的宜君彩陶罐吸引。这些出土于本地遗址的陶器,以独特的几何纹饰和绚丽色彩,展现着先民的艺术
2025-05-20 14:32:00 实时讯息5月17日,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面向校内外师生举办第十七届历史文化节校园开放日活动。从考古专家讲座、主题画展参观到趣味活动体验,活动吸引了百余名南开师生以及天津市新华中学、天津市第七中学、天津市第二十五中学、天津南开学校鹏飞学校的师生代表共同参与,在南开园感受历史和
2025-05-20 14:16:00 实时讯息怀化日报全媒体讯 近日,湖南省护理学会护理心理专业委员会举办了以“心剧场·护心声”为主题的护理心理剧比赛。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精心选送的参赛作品《海浪与钢缆——重写恐惧的密码》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二等奖。此次参赛的心理剧中,患者杨阿姨因恐惧乘坐电梯,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面对这一困扰,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
2025-05-20 12:03:00 实时讯息南都讯 记者梁艳燕 通讯员王谊 5月16日晚上,南执高级中学《岁月如歌,青春似火》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暨第十一届艺术教育成果展演在学校演艺厅隆重上演。展演突破传统晚会形式,创新采用"晚会剧"艺术结构,以"家国命运""英雄赞歌"等主题篇章有机串联全场。演出现场“舞台上每一个跃动的身影,都是
2025-05-18 19:19:00 实时讯息沈阳,一座被英雄精神浸润的城市,宛如一部宏大的史诗,每一页都镌刻着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当央视端午特别节目的镜头聚焦沈阳,一幅跨越时空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镜头里,沈阳故宫在阳光下闪耀着历史的光辉,见证着这座城市数百年的沧桑变迁;浑河之上,龙舟健儿们挥桨竞渡,呐喊声震彻云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中,松涛阵阵
2025-05-08 10:09: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