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大学,竟然吸引国内外这么多研究者的目光,北大这方面的优势,非其他大学所能企及。
二十多年前,为迎接北大百年校庆,我和夏晓虹合编《北大旧事》(北京:三联书店,1998),那篇撰写于1996年的导言开篇就是:“大凡历史稍长一点的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永恒的风景’。构成这道‘风景’的,除了眼见为实、可以言之凿凿的校园建筑、图书设备、科研成果、名师高徒外,还有必须心领神会的历史传统与文化精神。介于两者之间,兼及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实的,是众多精彩的传说。”十年后,我在《大学故事的魅力与陷阱——以北大、复旦、中大为中心》(《书城》2016年第10期)中提及,“因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北大校史既波澜壮阔,又暗流汹涌,校方落笔很费踌躇,但研究者很喜欢这种挑战”,于是出现了众多从政治史、思想史、学术史、教育史乃至建筑与植物角度谈论北京大学的著作。区区一所大学,竟然吸引国内外这么多研究者的目光,北大这方面的优势,非其他大学所能企及。
这回的小书缘于约稿,须在出版社划定的圈子里跳舞,不可能自由发挥。最主要的限制,还不在于篇幅大小,而是如何兼及“老大学”与“老照片”这两个不同维度。基于图文并茂的出版宗旨,本书以人物为中心。因为,比起宏大叙事或高谈阔论,为特定人物配图,相对来说更容易做到精准。至于选择什么人物,在老师与学生之间,本书倾向于前者。理由是,前者相对固定,且更能体现大学的学识、性情与风采。若是后者,数量十分庞大,虽容易上下其手,说得天花乱坠,但谁都明白,“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生走出校园后的业绩与贡献,不能全由母校来认领。在我看来,大学主要是个教育机构,在某个特定历史时刻,可以在政治、思想、文化乃至经济建设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一般情况下,知识传授、学术探索与科技创新,更为本色当行——而在这些方面,教师无疑更具代表性。
北大百年校庆时,曾出版过一册776页的大书《巍巍上庠百年星辰——名人与北大》(萧超然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季羡林在序言中谈及选择教师而非学生的理由:“北大的优良传统是靠他们来传承,北大的名声主要靠他们来外扬。”虽然在第二辑中选入若干与北大擦身而过的政治人物,但全书确实聚焦于北大历史上曾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教职工。只是因其从晚清说起,留给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学界的篇幅并不多。
本书正是从此入手,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仍然活跃的北大名教授。其中个别人物会有重叠,但选文不同,可以形成互补。为何如此定位?谈论新文化运动或抗战期间北大教授的书籍很多,没必要再锦上添花。至于主要活跃在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的学者,因牵涉“反右”“文革”等一系列政治运动,很难叙述,与其不痛不痒,还不如暂时搁置。相对来说,谈论改革开放后仍在北大任教的,比较容易畅所欲言。
另外一点同样重要,今天中国各大学(包括北大)的基本格局与学术传统,大都是改革开放第一代学者奠定的。四十年风云变幻,有赖于他们顶住压力,继往开来,引进吸收,开拓进取,才有今天中国的办学局面——这一点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
本书之谈论北大教授,以人文学者为主。在综合性大学中,理工医农的发展尤为重要,且更为强势,为何到了讲述大学史时,往往人文学者优先?二十多年前,我曾对此现象作出解释:“首先,北大之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主要在思想文化,而不是具体的科学成就;其次,人文学者的成果容易为大众所了解,即便在科学技术如日中天的当下,要讲知名度,依然文胜于理。再次,文学院学生擅长舞文弄墨,文章中多有关于任课教授的描述,使得其更加声名远扬。最后一点并非无关紧要:能够得到公众关注并且广泛传播的,不可能是学术史,而只能是‘老北大的故事’。”(《老北大的故事》第29页,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修订版】第3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本文作者
虽然专注各院系的代表性学者,但本书不是学术史,既无力,也不想面面俱到。会有这种情况,明知某些学者很重要,但找不到合适的文章,也只好割爱了。这里所说的“合适”,主要指文笔,但也包括篇幅,个别还牵涉版权。不是正史,也不是评传,每篇三五千言,只能寥寥数笔,重在勾勒人物的性格与精神。
全书最后一辑,文体上有变化,选择一位经济学家和一位生物学家的自述,再添上不该忽略的“北医的品格与使命”,希望呈现不一样的风采。
借用丛书“总序”的说法:如此“好看”的文化读物,拟想读者可不仅仅是各大学的校友,更包括所有对中国大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感兴趣的读书人。
(本文为《我们的北京大学》序,陈平原、季剑青主编,山东画报出版社,2025年3月)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新华社江西赣州7月21日电 记者手记|外国记者在江西感知中国高质量发展新华社记者黎藜“人类发展需要无人机。”塞拉利昂广播协会主席小斯坦利·班古拉日前在江西一座低空经济产业园参观时,对记者发出这样的感慨。同行的坦桑尼亚媒体理事会项目官员保罗·马林博也期待,中国正在蓬勃发展的低空经济
2025-07-21 21:29:00 实时讯息一所大学,竟然吸引国内外这么多研究者的目光,北大这方面的优势,非其他大学所能企及。二十多年前,为迎接北大百年校庆,我和夏晓虹合编《北大旧事》(北京:三联书店,1998),那篇撰写于1996年的导言开篇就是:“大凡历史稍长一点的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永恒的风景’。构成这道‘风景’的,除了眼见为实、可以
2025-07-21 19:59:00 实时讯息昨晚(7月19日),在2025年女篮亚洲杯半决赛的焦点战中,中国女篮以81比90不敌日本女篮,无缘决赛。如此一来,中国队将在20日下午与韩国队进行三四名的比赛,日本队与澳大利亚女篮会争夺代表亚太地区最高荣誉的冠军奖杯。韩旭赛后落泪回应质疑↓↓本场中日女篮对决备受关注,此前的小组赛里,中国队取得了三战
2025-07-20 14:52:00 实时讯息【来源:舟山市文广旅游体育局_工作要闻】近日,《中国文化报》刊发《在舟山博物馆里乘风破浪》,点赞“千年船说”舟山船文化系列文博研学课程。报道以“寻宝”解锁渔绳结、拼装绿眉毛船模、“穿越”海上丝绸之路等游戏化场景为例,盛赞课程把千年船文化化作可观、可触、可玩的沉浸式体验,实现“跨学科融合+非遗活态传承
2025-07-16 04:40:00 实时讯息7月10日,为进一步加强炭素板块各企业“笔杆子”队伍建设,提高各企业记者、通讯员的业务素养水平,公司党委特邀请中国甘肃网资深记者开展新闻写作及摄影知识培训。此次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覆盖炭素板块各企业,旨在提升基层宣传队伍的实战能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宣传合力。培训直击痛点,从“写不
2025-07-14 11:22: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