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当风吹过敕勒川,我看到了呼和浩特的最美剪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6 14:28:00    

这个夏天,呼和浩特人忙翻了。

这边刚看完火热的演唱会,那边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沉浸式体验完2025年中国原生民歌节的悠扬旋律,直接奔向啤酒节感受冰爽的麦芽香气与欢乐;第十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艺术节带来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2025中国速度赛马公开赛(呼和浩特站)进行得如火如荼,速度与激情碰撞出这座城市的另一面——

从文化盛宴到潮流狂欢,从经典传承到时尚演绎,接连不断的精彩活动,正生动诠释着呼和浩特这座城市的新潮与活力,让所有人看到,草原青城的魅力远不止诗与远方,更是一座充满无限可能的活力之城。


呼和浩特25℃的夏天,成了最诱人的清凉请柬。

这里的风带着草原的清爽,远处大青山透出的绿意,沿着呼和浩特蓝缓缓铺展——这样的夏天,本就足够让人向往。

而与舒适天气相对应的,是这座城市潮涌的活力。

七月流火,新开业的万象城不仅丰富了呼和浩特人的消费新体验,同时也加快了建设首府都市圈的步伐。而神舟家园-北疆星途(内蒙古)航天科教研学中心的试营业,让人们遛娃又多了一个好去处!

这座城市旺盛的生命力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体验。


盛夏时节,呼和浩特国际雕塑园池塘内数十株睡莲悄然盛放,粉白如绢绸,在碧波间层层旋开,宛如莫奈笔下的油彩,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打卡拍照。

不必下苏杭,不用赴江南。无论是盛放的睡莲,还是倾力打造的特色街区、人们争相打卡的彩绘墙,这里藏着呼和浩特独予你的夏日浪漫。

近年来,呼和浩特深入发掘城市文化底蕴,将城市文脉记忆融入日常生活,以高品质文化消费场景吸引新流量、激发新活力,让老记忆”演绎“新体验”


内蒙古博物院新馆开馆即出圈。试运行首日接待参观观众月2.5万人次,200多家媒体开启“刷屏式”报道,点赞文化新地标。

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也玩起了“跨界”,户外草坪上的创意摊位、音乐演出、免费看电影,想方设法丰富着人们的夏日生活,让城市焕发出新活力。

这里的文化基因从不被时间封存。从博物馆的厚重到雕塑的灵动,呼和浩特把历史揉进创新,将文化铸成潮流。


今春的大风,让大青山成为主角。人们第一次对生态福利有了直观的感受。清晨的公园广场,鼎沸的人声唤醒城市的活力;傍晚的城市绿道,骑行者的身影与晚霞赛跑。而那片标志性的“呼和浩特蓝”,从不只是滤镜下的风景,更是这座城向未来宣誓的底气。

从内蒙古自治区首个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呼和浩特的亮丽名片一个接一个。这座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市血脉的现代化都市,正以绿色为笔,将生态环境保护答卷写在碧水蓝天间。


产业发展同样动能澎湃——呼和浩特锚定“六大产业集群”,加速产业升级,从传统向高端迈进。创新活力在这里奔涌不息,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人才、技术、资本加速汇聚,科创平台蓬勃生长。

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正以创新驱动产业蝶变,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向世界展现无限可能。


当青年人遇见逐梦舞台,呼和浩特正用最潮的方式拥抱未来。

“三年十五万青年留呼行动”是呼和浩特市为吸引和留住高校毕业生,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人才战略。2025年,“丁香扎根就业创业服务进校园系列活动”接续启航,全年81场精彩活动密集开展,涵盖专场招聘会、政策宣讲会、创业指导沙龙等多元形式。无论是初出茅庐的应届毕业生,还是怀揣梦想的创业青年,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机遇,实现与城市同频共振、双向赋能。

呼和浩特聚焦青年群体关注的产业、就业、住房、生育、落户、教育、医疗、养老、出行、文化和消费等重点,努力打造青年“发展型、友好型、活力型”城市。今年呼和浩特市正式出台了《关于促进人口集聚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用真金白银的诚意为每个追梦人筑巢安家。4月30日,新华网发布报道《常住人口增近七十万 呼和浩特靠啥聚人气》,揭秘呼和浩特引人留人密码——这里不仅有诗与远方,更有让梦想落地生根的沃土。


这就是呼和浩特

一座把古老与年轻融在一起的城市

一个让创意野蛮生长

让活力肆意奔涌的热土

25℃的清凉是底色

100℃沸腾的烟火气

才是这座城市夏天的注脚

而TA的精彩还不止于此

更多未完待续等你来解锁



来源/青橙融媒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