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是受到法律保护的,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辞退。具体规定如下:
用人单位在女职工的孕期、产期、哺乳期内不得通过无过失性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在女职工的“三期”内解除劳动合同,且不存在过失性辞退的情形,则属于违法解除,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
存在过失性辞退情形的,无论女职工怀孕多久,用人单位都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这些情形包括: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
因劳动合同无效或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女职工在怀孕期、生育期和哺乳期等“三期”未满前,劳动合同期限应顺延,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劳动合同。
综上所述, 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不得被用人单位辞退,除非存在过失性辞退的情形。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赔偿金。建议用人单位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免承担法律责任。
新兴产业成热门 供需对接更精准 招聘方式多元化毕业生春招市场的就业“三变”3月23日,在2025年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河北师范大学专场招聘会上,众多教育行业用人单位为毕业生提供了教师、培训讲师等岗位。 林靖晗摄春季是大学生毕业求职的“黄金期”。第十三届京津冀招才引智大会、2025年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市
2025-04-29 16:34:00 实时讯息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27日讯 张先生在工厂工作了十余年,最近感觉总是耳鸣,别人说话有时也听不清,得多问几遍,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职业病,但不知道咋诊断。2025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全国第23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27日,市疾控中心为劳动者答疑解惑。什么是职业病?市疾控中心专家王富江介绍,
2025-04-27 13:54:00 实时讯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职业院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增长,成为支撑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但受教育观念陈旧、区域发展失衡等多重因素影响,职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障仍面临多重挑战。部分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学历歧视、虚假招聘等权益受损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职业前途与生活幸福,还制约了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025-04-25 17:04:00 实时讯息在工作中,根据公司上级要求或是工作需要加班了,但没有按照公司相关流程进行审批,那么,这样的“加班”算加班吗?应该付加班费吗?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向社会公布了一起因为加班费引发的诉讼案件。法院介绍,黄某是某信息科技公司的高级工程师,该公司规章制度约定,若员工需要加班,应按照公司制度申请并获得许可,否
2025-04-18 09:21:00 实时讯息【案情】严女士收到某公司发来的入职通知,告知她已成功应聘。除写明薪资、报到时间等信息外,还要求提供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查报告,该检查通常用来诊断是否怀孕。严女士同意入职并向原公司辞职,检测发现自己已怀孕,于是将该情况如实告知。几天后某公司突然通知,因规划调整岗位取消,不再需要她入职。而在其
2025-04-17 08:29: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