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在民俗观念中,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又是数字中的最大数,对应着生命长久、健康长寿。在1989年,我国取九月九日“久久”长寿之意,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
重阳节起源相当早,据史料考证,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就已提到了重阳节,之后于西汉普及,在唐代以后达到鼎盛期。三国时曹操的儿子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写到:“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写到:“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指出重阳节已有饮酒、赏菊的活动。重阳节正式被定为节日是在唐朝时期。这也就可以解释唐诗宋词中有不少写重阳、菊花的诗词佳作的原因;最为脍炙人口的诗篇当属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重阳节的习俗
重阳节作为多种民俗为一体的汉族传统节日。其主要的民俗活动有登高、赏菊、插茱萸等活动。
民俗之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在天高气爽的金秋九月,登高远望不仅可是人们心旷神怡,更能够健身祛病。
民俗之赏菊
重阳节历来就有赏菊的风俗,故重阳节也称菊花节。农历的九月俗称也为“菊月”,重阳节这天大家聚会饮酒、赏菊赋诗。
民俗之插茱萸
茱萸香味浓,可以入药,有驱虫去湿、消积食,治寒热的作用。插茱萸在唐朝时期就已经非常普遍。民间说法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而茱萸因被人们称为“辟邪翁”,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插茱萸以辟邪求吉。
秋月守在一旁,见她醒来连忙上前:“殿下,可还疼得厉害?”宋妤想起昏迷前的一幕,心口又是一窒:“江奕呢?”说起这事,秋月就红了眼。“九千岁实在偏心,您伤了脚踝,陛下大怒要罚那江璃,九千
2025-09-16 15:12:39 文章推荐南黎突然被顾然的这个转折弄得一愣,本来不错的氛围被顾然弄得非常尴尬。而随后,却是看到顾然开口道:“我以后,注定要走上人生顶峰,你想要做我的专属跑腿,没有个985的底蕴,可跟不上
2025-09-16 15:01:54 文章推荐秦夜闻言,原本忐忑的心情反而平静了不少。这话听着凶狠,可楚岚的语气里,分明带着犹豫和为难。“我明白你的顾虑。”秦夜缓缓睁开眼,轻叹一声道:“若信不过我,怕我泄露秘密……动
2025-09-16 14:50:14 文章推荐小说《大学后,妈妈每天给我限额五角钱》,分享给大家阅读,主要人物有陈丽赵静怡,是作者阿菜肉肉包精心出品的好书。文章无广告版本十分耐读,精彩剧情讲述了:我怕打扰到室友睡觉,于是
2025-09-16 14:37:35 文章推荐《他沉寂多年,只因等她开口》是一部短篇言情小说,由作家南风茉莉创作。故事围绕着沈书瑶顾世钧展开,揭示了沈书瑶顾世钧的冒险与成长。这部小说兼具紧凑的情节和深度的人物
2025-09-16 10:44:22 文章推荐